七八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十九回 巧取供单郭槐受戮 明颁诏旨李后还宫

第十九回 巧取供单郭槐受戮 明颁诏旨李后还宫(1 / 1)

包公一声令下拿下郭槐,公堂之上堂威震天。他在旁边设了侧座,请陈林就坐,随后目光如炬地看向郭槐,厉声质问:“郭槐,如实招来!当初你是如何设计陷害李后,用别的东西抵换太子的?” 郭槐却装出一副无辜模样,狡辩道:“大人何出此言?当初明明是李妃生下妖孽,惹得先皇震怒,才将她贬入冷宫,哪有什么抵换之事?”陈林立刻反驳:“若没有抵换,为何要让寇承御把太子抱出去,还要用裙绦勒死,丢到金水桥下?” 郭槐转头对陈林恶语相向:“陈总管,你怎么反倒来指证我?咱们都是在宫中当差的,太后娘娘的脾气你还不清楚?要是太后懿旨下来,恐怕你也吃不了兜着走!”包公闻言,冷笑一声:“郭槐,你竟敢拿刘后压我?你不提刘后还好,既然提到了,就休怪我不客气!”随即下令:“拉下去,重责二十板!” 衙役们齐声应和,一阵呐喊后将郭槐按倒在地,重重打了二十板子。郭槐被打得皮开肉绽,龇牙咧嘴,惨叫声不断。包公追问:“郭槐,你还不招认?”郭槐此时深知事情重大,横下心来死不承认:“当初就是李妃生下妖孽,她自作自受,和我郭槐有什么关系!” 包公继续质问:“既然没有抵换,为何要处死寇承御?”郭槐又狡辩:“那是因为寇珠顶撞太后,太后才对她用刑。”陈林在一旁再次拆穿:“这话你可说错了!当初拷问寇承御时,还是我掌刑。刘后一直追问她把太子抱到哪里去了,怎么能说是顶撞?” 郭槐恼羞成怒,瞪着双眼喊道:“既然是你掌刑,分明是你下狠手,把寇承御打得受不了,她才撞阶而死,怎么反倒来问我?”包公怒喝道:“好个恶贼!竟然如此狡辩!”随即下令:“左右,上拶子!” 衙役们应声而动,将郭槐双手并拢套进拶子,猛地拉紧绳索。郭槐顿时发出杀猪般的惨叫。包公问:“郭槐,还不招?”郭槐咬紧牙关:“没什么可招的!”只见他汗如雨下,脸色大变。包公担心出意外,吩咐卸刑。郭槐瘫倒在地,哀声不断,包公只好先将他收监,让陈林先回皇宫奏明当天审问的情况。 退堂后,包公回到书房,让包兴去请公孙策。公孙策到来后,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已有所了解。参拜完包公,在一旁坐下。包公说:“今日宣读圣旨,先生想必已经清楚事情原委。只是郭槐死不招认。我看用拶刑时,他头上冒汗、脸色骤变,怕再生变故。他是奉旨查办的钦犯,又受不住重刑,这可如何是好?请先生来,就是想让你想个办法,既能让他皮肉受苦,又不伤到筋骨,逼他招供。” 公孙策沉思片刻后说:“容晚生思索,画好式样再呈给大人过目。”回到自己房间,公孙策苦思冥想,突然灵感乍现,赶忙提笔绘制,并为新刑具拟了名字,随后去书房向包公复命。 包公接过一看,只见图纸上标注着详细尺寸,刑具样子像个大熨斗,却不是平面,上面布满垂珠状的圆头钉,由铁打造而成。使用时将其烧红,用来烫犯人肉厚的部位,这样不会损伤筋骨,只会伤及皮肉。包公问:“这刑具有名字吗?”公孙策答:“名曰‘杏花雨’,取落红点点之意。”包公笑道:“如此严酷的刑具竟有这般雅致的名字,先生真是有才!”当即让公孙策找铁匠打造。 两天后,“杏花雨”打造完成。第三天,包公升堂再审郭槐。此时的郭槐在监牢里,手疼加上被打的伤口溃烂,整日呻吟不断,茶饭不思。短短两天,就变得面容憔悴。他心里犯嘀咕:“我都被关了三天,怎么还不见太后懿旨?”又转念一想:“太后身体不适,说不定还不知道这事。我只要咬定牙关不招,没有口供,包黑炭也定不了我的罪。可圣上怎么突然查起这事来了?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正想着,提牢官前来传话:“老爷升堂,请郭总管过去。”郭槐知道又要受审,心里不由得突突直跳,只能跟着差役来到公堂。只见堂前一盆炭火正旺,里面烧着个奇怪的东西,他也不知有何用处,只好跪了下来。 包公厉声质问:“郭槐,当初如何定计害李后?怎样抵换太子?如实招来,免得皮肉受苦!”郭槐仍不松口:“根本没这事,让我从何招起?要是真有这事,早就败露了,还能等到现在?请大人明察!” 包公怒不可遏,猛拍惊堂木:“恶贼!你的阴谋已经败露,连圣上都知晓了,还敢狡辩!”随即下令:“左右,剥去他的衣服!”四个差役上前扒掉郭槐衣服,露出脊背,两人将他牢牢按住。一人用布帕裹住郭槐头发,把他的头往下按;另一人从火盆中拿起“杏花雨”的木把,站在郭槐身后。 包公再次喝问:“郭槐,还不招?”郭槐铁了心不说话。包公一声令下用刑,烧红的“杏花雨”落下,郭槐的皮肉瞬间被烫焦,一股难闻的气味弥漫公堂。他疼得浑身乱抖,起初还能哀叫,后来只剩喘气。包公见状,吩咐:“停刑,让他缓口气再问。”郭槐早已瘫倒在地,被人抬了下去。公孙策悄悄吩咐差役,将郭槐抬到狱神庙。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狱神庙里,提牢官手捧盖碗,满脸堆笑地凑到郭槐跟前,轻声说:“太辅老爷,受惊了!小人没什么好东西,找到一服定痛丸,备了盅黄酒,请老爷服下,保准能安神止痛。”郭槐见他态度殷勤,语气温和,便接了过来,说:“辛苦你了。我要是有出头之日,定不会忘了你。” 提牢官连忙奉承:“老爷说哪里话!要是您出了开封府,到时候还望老爷提携小人!”这番话让郭槐心里美滋滋的,他服下药酒,顿时觉得身心舒畅,便问:“还有酒吗?”提牢官忙说:“有,有!管够!”随即让人送酒来,亲自接过,打发那人退下,又毕恭毕敬地给郭槐斟酒。 郭槐见他周到细致,十分欢喜,边喝边问:“这几天朝中有什么消息?”提牢官说:“没听说什么大事。就听说太后身体不适,说是寇宫人作祟,不过现在已经好了。圣上天天去仁寿宫请安。估计过不了一两天,太后懿旨就下来了,到时候老爷肯定没事。就是我们大人,也不敢违抗懿旨。” 郭槐听后,心情放松下来,一连喝了好几杯。他前两天几乎没吃东西,如今空腹喝了不少酒,很快就面红耳赤、眼神迷离,醉得东倒西歪。提牢官见状,撤了酒菜,找借口离开了。 只剩郭槐一人留在狱神庙,酒劲上头,可心里还惦记着案子。他喃喃自语:“刚才提牢说太后身体不适是因为寇宫人作祟,幸好现在好了,懿旨应该很快就到。”又想:“寇宫人死得确实冤枉,也难怪她来作祟。” 正胡思乱想着,突然一阵凉风袭来,沙尘簌簌地打在窗棂上。时值春末,四周一片凄凉。恍惚间,郭槐看到前方有个模糊的人影,若隐若现,还传来隐隐约约的声音。他心里一阵发毛,刚想喊人,那人影已到跟前,声音幽幽传来:“郭槐,别害怕。我不是别人,是寇承御,特来和你对质。昨日我已在森罗殿与太后对质,太后说这事都是你主谋,所以才放她回宫。阎王查得太后和你都还有十二年阳寿,我不能久留阴间,今日特来让你说清当年之事,我也好早日超生。” 郭槐听着这细弱的嗓音,再看眼前披头散发、满脸血痕的人影,认定是寇承御显魂,又联想到提牢官之前的话,不由得慌乱答道:“寇宫人,真是委屈你了!当初确实是我和尤婆定计,用剥皮狸猫换出太子,陷害李后。你当时并不知情,却含冤而死。我要是能出狱,一定请高僧高道超度你!” 只听“女鬼”哭道:“郭太辅,你若有此心,我感激不尽。一会儿到森罗殿,只要你把当初的事说清楚,我就能超生,何须僧道超度?若忏悔不诚心,反倒会增添罪孽……” 话音刚落,突然传来阵阵阴森的鬼语,两个面目狰狞的小鬼手持追命索牌现身,厉声道:“阎罗天子升殿,即刻召郭槐的生魂,随屈死冤鬼前去对质!”说罢,不由分说拽起郭槐便走。此时的郭槐意识恍惚,身不由己地跟着小鬼前行。 一路上曲曲折折,不知走了多久,来到一座阴森的大殿。四周漆黑一片,阴气森森,郭槐根本辨不清方向。只听小鬼喝令:“跪下!”他慌忙跪倒在地。接着,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郭槐,你与刘后所作所为,在地府册籍上早已记载分明,本应堕入轮回;但念你阳寿未尽,还需返回阳世。只是寇珠冤魂游荡,地府不便收留。你必须将当年之事如实交代,她才能超生。事到如今,休得再隐瞒!” 郭槐听罢,急忙连连叩头,将当年刘后觊觎正宫之位,用剥皮狸猫替换太子、陷害李妃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就在这时,大殿内突然灯火通明,郭槐定睛一看,坐在主位上的竟是包公,两旁衙役整齐排列,这场景与传说中的森罗殿别无二致。 早有书吏将郭槐的口供呈上,狱神庙的书吏也把他与“女鬼”的对话一并交上。包公仔细查看两份供词后,下令:“把他带下去,让他画押。”郭槐此时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中了圈套,但已无力反抗,只能乖乖画押认罪。 原来,那“女鬼”是公孙策暗中安排的计策。他派耿春、郑平到勾栏院找来妓女王三巧,耐心教导她如何假扮寇珠鬼魂。王三巧出色地完成任务,成功套出郭槐的口供,公孙策赏了她五十两银子后,便打发她回去了。 包公将郭槐继续收监,安排专人严加看守。次日五更,包公上朝面圣,将郭槐的供词呈给仁宗。仁宗将供词藏于袖中,退朝后直奔仁寿宫。只见刘后在昏迷中手脚乱挥,仿佛在与人挣扎对抗。她猛然惊醒,看到仁宗站在面前,急切说道:“郭槐是先皇老臣,望皇儿格外开恩赦免。” 仁宗默不作声,从袖中取出郭槐的供词,狠狠掷在刘后身前。刘后拿起供词一看,瞬间吓得肝胆俱裂,气血上涌。她本就久病体弱,哪里经得起这等惊天噩耗,又惊又怕之下,竟当场气绝身亡。仁宗命人将刘后的遗体抬入偏殿,按照妃嫔之礼入殓,简单操办后移灵他处,随后传旨打扫仁寿宫。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早朝,群臣行三呼大礼后,仁宗宣召包公:“刘后因惊惧去世,朕命你代朕起草诏书,昭告天下,整肃国法。”至此,天下百姓与朝中大臣才知道,国母太后姓李,而非姓刘。 仁宗命钦天监挑选吉日,斋戒沐浴后,亲自前往各庙祭祀;随后排开皇家仪仗,率领满朝文武,浩浩荡荡前往南清宫迎接太后回宫。整个迎驾过程礼节繁复,皆按皇家典章进行。 太后乘坐御辇,狄后与一众嫔妃乘坐宝舆,一同入宫。仁宗先行回宫,在宫中等候迎接。此时,王妃、命妇们纷纷入朝,整齐列队,恭迎太后圣驾。太后入宫后,接受众人朝拜,随后更衣,并传旨宣召包拯之妻李氏夫人进宫。太后与狄后相见时,仍以姐妹之礼相待,还对李氏夫人重重赏赐,仁宗也另有嘉奖,这些都不再细表。 朝外群臣朝拜完毕,仁宗传下旨意,将郭槐处以凌迟之刑。尤婆虽已去世,仍按律开棺戮尸。此外,仁宗还下旨在仁寿宫寿山福海一带丈量土地,左边敕建寇珠祠堂,命名为“忠烈祠”;右边敕建秦凤、余忠祠堂,命名为“双义祠”。祠堂建成后,仁宗亲自前往拈香祭拜。 一日,老丞相王芑上奏,称自己年事已高、精力衰退,恳请告老还乡。仁宗感念他为朝廷多年操劳,特赐他全额俸禄,准许退休养老。同时,将包拯加封为首相。包拯趁机上奏,陈明公孙策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在查办案件中屡立功劳。仁宗于是封公孙策为主簿,四勇士皆授予六品校尉之职,继续在开封府任职。 此外,仁宗还奉太后懿旨,封陈林为都堂,范宗华为承信郎;将太后曾居住过的破窑改建成庙宇,钦赐千两白银和十顷香火地,任命范宗华为庙官,负责春秋两季祭祀,让这段故事永载史册。 后续还会发生何事?且听下回分解。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古典白话合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超凡御灵师 反派多福,强娶男主师尊不断生娃 神魔以我为食?我进阶吞天神树 漫威咸鱼氪星人 人在漫威单挑复联 阴司巡夜人 吃女帝师姐软饭的我,成为仙帝了 来世直觉 重生娇妻:苏爷,温柔点 撼天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