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户部依旧拒绝拨款!(1 / 1)

李伟惊讶地发现,往日乘坐马车或轿子出行的文臣们,今日竟全都步行而来,连一辆轿子都没看到!而武将中倒有不少骑马的。 太祖朱元璋是个爱操心的人,凡事都要插手,对轿子的使用也制定了严格规定: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朝中大臣,只有年老体弱、病残之人方能坐轿,其余人均应骑马,无马则可骑驴,若是穷到连驴都没有,那也只能走路了。 李伟并不贫穷,但他之所以徒步是因为他根本不会骑马。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穷宅男,别说开车了,就连骑马都不会。 当然,朝中的确有部分年长官员具备坐轿资格,但今日他们却宁愿徒步,有人搀扶还能爬行,也绝不坐轿。 这些文武官员三五成群,一边等待开门打卡,一边低声交谈。 李伟环顾四周,拉住一个熟悉的官员问道:“这位大人,今天为何不骑马?” “哼!” 这名官员瞪了他一眼,用力甩开他的手,转身离开几步,远远地继续怒视着他。 李伟撇了撇嘴,环顾四周,看见兵部的赵本和张宗艺正在窃窃私语,似乎在商量什么秘密事情。 李伟大步上前说道:“赵大人,张大人,你们在谈些什么?” 赵本与张宗艺正在商议如何对付他这个奸佞,看见他走近,立时噤声。 如今朝中只有他们二人算是称职的尚书,其余或由他人暂代职务,或干脆空缺。 偰斯不管事,薛祥更是不必提,若想整治李伟,只能靠他们二人牵头。 “我们所谈之事与你无关,李大人若是无事,便请自行退去。"张宗艺眉头紧锁,语气不悦。 他的意思是让李伟离远些,但李伟脸皮极厚:“两位大人今日为何未骑马前来?这般步行岂不劳累?” 听到此话,赵本与张宗艺面色皆沉,心中暗骂这厮还有胆质问! “哼!奸佞!”张宗艺拂袖而去,赵本亦瞪了李伟一眼,随后离开,另寻他处继续谈论。 李伟轻嗤一声,正欲再去寻觅下一个目标,身旁的韩宜可实在看不下去,扯了扯他的衣袖:“李大人,时候不早了,一会儿就要上朝了,您莫要再四处游荡。" “无妨,还早着呢。"李伟随口应付一句,便又迈向下一个目标。 韩宜可见他接连受冷遇却依旧嬉皮笑脸,索性拉开距离,不再跟随。 “咦,这不是尚书大人吗?您年纪这般大了,还不告老还乡?” 李伟走到偰斯跟前,因识字不多,未能准确称呼偰斯的姓氏。 他记得此人,自己初次入朝时便是此人带头弹劾自己,那可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偰斯脸色微变,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快了,快了!” “尚书大人今日怎未乘轿?以您的年岁,便是乘轿,陛下也不会责怪。" 偰斯的脸皮微微抽搐,心想我担心你举报我的轿子来历不明。 “都是租来的,近来家中开支紧张,所以停用了。"偰斯说完又急忙转移话题,“哦对了,我这里尚有些事务待处理,请李大人留步。" 话音刚落,偰斯便动作麻利地溜走,李伟看着他敏捷的身影,点头称赞。 接着,李伟又去找其他人询问。 “这位大人今日怎未骑马?” “这位大人今日怎未坐轿?” “这位大人怎还需人搀扶?这两个仆人一个月得花多少银子?” …… 李伟所到之处,人群如潮水般退去,还夹杂着些许不满的低语。 对此,他毫不在意,闲庭信步,似一滴洗涤剂融入浊水,驱散了周围的浮躁(灵感源自真实场景)。 一圈巡视下来,李伟忽然察觉到一道鬼鬼祟祟的身影,随即高声呵斥: “孙建,你藏什么藏,站出来!” 孙建浑身一抖,硬着头皮从赵俊、薛祥等人的身后探出身子。 “见过李大人!” ------------ 赵俊瞧着孙建那副畏缩的样子,眉头紧锁,颇为不快。 李伟并未理会他们,转而与薛祥攀谈起来。 “薛大人,今日怎不见您那小毛驴前来?” 薛祥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我怕被李侍郎告发我的毛驴来历不明。" “什么?薛大人的毛驴竟是来历不明的?”李伟装作吃惊的模样。 薛祥翻了个白眼,心想自己平日里怎就没注意到这小子这般讨厌。 其实他并不真的惧怕李伟告状,诸位大臣也不是穷得连驴都买不起,只是即便不怕李伟追究,也担心皇上会生疑,所以还是低调行事为妙。 李伟不过是开玩笑罢了,他并非愚蠢之人,明白今天这些大臣的表现缘由。 他四处挑衅,正是为了让他们替自己惹麻烦,现在该尝尝我的手段了吧! 望着这些徒步上朝的大臣们,李伟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待日后军器局的技术成熟,可研制自行车出售给这些权贵,既环保又健康,必定能获利颇丰。 钟鼓齐鸣,午门开启,礼官挥鞭示意,官员们依照品级部门排列整齐,依次入殿。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殿之上,朱标呈上调查结果及处置建议的奏折,朱元璋阅后顿时雷霆震怒,张口便要满门抄斩。 朱标连忙反对,慷慨陈词进行劝阻。 文臣们自是附和朱标,毕竟他们彼此间休戚相关。 “统统处死!” “父皇,儿臣反对,阿巴阿巴……”朱标重复昨日的话语。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朝廷用人之际,应予宽恕……” “是啊陛下,臣亦赞同!” “阿巴阿巴……” 李伟睁大双眼,目睹朱元璋气得面红耳赤,朱标则义正辞严据理力争,仿佛昨日未商妥一般。 若非昨日他亲自为这对父子调解过,他几乎都要相信了。 靠,演技还不错! 朱标看着挺老实的,没想到是这么一号人物! 李伟心中暗自吐槽。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朝廷最终同意了昨天朱允炆与朱元璋商定的那个计划,对于罪行较轻者可戴枷立功,表现良好则可以从轻处罚。 群臣见皇帝已经退了一步,都夸赞圣上英明,同时也感激太子的仁德。 李伟看得直摇头,感叹自己太嫩,想得太简单。 忽然,他意识到自己的创意又被剽窃了,这戴枷办案可是他的点子啊! 虽然这是朱元璋后来发明的,但这是他凭本事穿越时空偷师来的啊! 呸!这两人真是不要脸! …… 散朝后,李伟匆匆赶回军器局,他实在不愿参与这些会议,那些大官整天开会,浪费他宝贵的时间! 炼焦炉已经建好,李伟命令工匠们尝试炼焦炭,这对当时的工匠而言并非难事,几番试验后,成功生产出焦炭,接着就能炼钢了! 高炉早已建成,在李伟的指导下,铁矿石、石灰石和萤石被粉碎并烧结成块状,再掺入焦炭粉,从顶部的料口倒入。 一切准备完毕,开始丞相,鼓风机发出呼呼声,将热气送入,混合着炭粉的铁料也开始燃烧。 工匠们对炼铁已十分熟练,只需稍作调整便能轻松操作。 经过长时间加热,铁料逐渐融化,以往因炉温不足,大多产出的是半液态铁水,如今改用焦炭为燃料,铁水变为清澈纯净的液态,杂质也在高温下去除得更加彻底。 历经艰辛,第一炉铁水终于出炉,立即流入转炉,进行搅拌精炼,进一步降低碳含量。 转炉内的铁水中,炭、磷等元素接触氧气后仍持续发生氧化反应,因此无需额外加热即可保持液态,有时还会因温度过高需添加精矿粉或石灰石、萤石等造渣剂。 对于人工搅拌的程度与时长,李伟毫无经验,只能反复尝试。 铁水倒出后,再次加入铁料,继续炼制,炼钢就是这样,一旦丞相就不能中断,必须持续操作,若要停火,则需先清空炉膛,逐步降温,否则铁水在炉内凝固,高炉就会报废。 后世钢铁厂亦是如此,一旦断电,后果不堪设想,即便事先预警,再行恢复,依旧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一炉接一炉的钢铁出炉,李伟并未急于打造刀具、磁性钢或弹簧之类的东西,而是命令手下记录搅拌的时间,随后对这批新出炉的钢材逐一检测。 硬度、韧性,是否适用于制作弹簧或是磁性钢、刀剑等,一边调整搅拌的速度与时间,一边逐炉实验、逐炉记录。 检测的过程极其复杂,但这一步不可或缺,没有优质的检测便不会有优质的产品。 李伟为工匠们制定了统一的搅拌方法与速率,尽量保持差异不大,这样产出的钢材其含碳量才相对稳定,不至于因换人而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连续两三天,他都在专注这些事务,筛选出合适的钢材并分类整理,详细记录,以备后续选用。 正当他忙碌之际,徐勇再次登门,带来了坏消息:户部依旧拒绝拨款! “什么?还不给钱?见鬼去吧,他们到底想怎样!” 正在埋头记录测试数据的李伟怒不可遏,将铅笔重重摔在本子上,猛地站起。 徐勇被吓了一跳,自李伟首次来到军器局殴打孙建之后,他还从未见过这位侍郎如此动怒。喜欢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仙界逆流而上 炼天魔帝 系统赋长生:请华夏大佬入族谱 旅店通万界,假千金成了国家级团宠 开局空灵根:我能复制天骄词条 大玄印 寒门日月 一觉醒来,宗门就剩三瓜两枣 合欢宗:反派,主角嚣张亲妈上门 传统玄幻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