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真是误事!(1 / 1)

朱元璋见他迟疑,便知他心中另有考量:“有何良策,不妨直说。" 李伟略作犹豫,终究开口道:“实在不行的话,或许可以安排那些贪污较少、罪行较轻的人戴枷办事,待新人接任后再行处置。" 朱标听得目瞪口呆,这法子未免太过狠辣! 朱元璋却颇为欣赏,笑着说道:“此法甚好,就这么办!” “父皇,儿臣以为不妥!”朱标转向李伟继续说道,“李大人难道不知‘士可杀不可辱’的道理?即使要让这些人戴罪办公,也无需用这种侮辱性的手段啊!” 李伟一怔,确实如此,他只顾着奇闻轶事,随口便说了出来,殊不知这是朱元璋提出的荒诞主意,完全不必如此。 “什么士可杀不可辱,那是他们咎由自取,我们认为这样挺好,还能防止他们畏罪潜逃呢!” 朱元璋毫不理会,直接拍板定案。 朱标听罢,看向李伟的眼神更加愤怒了。 “嗯,那个,我觉得这些人不妨给他们一次将功赎罪的机会。 若是在这段时间里表现良好,可以适当减轻惩罚,这样也能起到激励作用,免得他们自暴自弃,耽误公务。" 看着朱标投来的不满眼神,李伟连忙试图挽回局面。 朱标听完这话,脸色缓和了些,说道:“父皇,儿臣认为此法可行!”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李伟所言确实有理,提到懈怠之事,这小子可是个中好手。 思索片刻后,朱元璋作出让步,同意了这个提议,毕竟减刑并非完全无罪,至少也要流放或劳役。 “标儿,这事就交给你处理了,你把他们的罪状查明,以及如何处置都写成奏章呈上来。" 若是让李伟去做,肯定又要得罪一帮人,但由朱标负责就不同了,虽然惩处结果相同,可他们父子间有着默契,能让此事得到群臣的认可。 “是,儿臣领命。" 朱标松了口气,这样的结果已是最佳。 处理完这些事务,朱元璋向李伟投去赞许的目光,没料到这小子看问题倒也通透,只是对这些事不上心,还需好好管教! 随后他又想起范敏发狂时所说的话,不禁叹息感慨道: “唉,做君王不易,做臣子也不易,难上加难!范敏虽荒唐,但他的话并非全无道理。 这些世家培养出的读书人,怎能真的将忠君爱国置于家族利益之上呢!” 李伟听着他发牢骚,心中忽生一念,他正打算开办学校教授学生,若能说服朱元璋资助办学,那就太好了! “对呀陛下,不如您亲自创办所学校,我也有意教些学生,到时候您再给我涨点薪水,我便去当个兼职老师之类的。" 李伟游说一番,尽管他不姓马,却也想做个只拿几十块钱的优秀教师,薪水高低无所谓,毕竟他并不缺那点钱。 这段时间在军器局工作,他愈发感到力不从心,任务繁重,单靠自己难以应付,若有学生协助则再好不过。 朱元璋听了这话也是心中一动,他知道这小子掌握的现代知识很实用,若能教会一批可用之才,无疑是一件好事。 “你想教学生?这很简单,我们已有国子监,你直接去授课便是。" 开国之初,他对教育极为关注,早早就将应天学府改制为国子学,并于洪武八年在凤阳建立中都国子监。 近来,他还计划扩建应天的国子学,将其打造为大明真正的国子监。 听到这个提议,李伟立刻皱眉摇头:“不去!” “为何?”朱元璋疑惑地问。 “您那国子学的学生我才不稀罕,教育得从小孩抓起!我打算另建一所学校,专门招收小孩,免费授课,最好还能包吃住。" 朱元璋一怔,此言甚是精妙。 若孩童自幼受国家教育,成年后自然会感恩国家,效忠朝廷。 虽难免有家族情感的牵绊,但比起现在那些由家族培养的读书人,必定更加忠诚可靠。 ----------- 然而,真按李伟所说,从小提供免费教育甚至食宿,成本实在过高。 大明所需的人才数以千计,培养这么多读书人,国库恐怕难以承受。 目前的国子学、明朝后的国子监以及各地官学,严格来说不过是个教育管理单位,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已有成就的读书人进行管理,教学只是辅助,类似于后世的教育部,负责教材编写与考试组织。 这些地方不会招收孩子从零开始教,读书还得靠家庭支持。 当然,朱元璋也为读书人提供了不少福利,比如奖学金、特权以及免税免役等,但这些仅限于优秀学子,且竞争激烈。 那些获得优待的学子多认为这是凭自身努力所得,并非皇恩浩荡,朱元璋既花了钱又落不下好名声。 想了想,朱元璋说道:“你要建便建吧,我们也没拦着。" 他压根没打算出这笔钱,一眼就看穿了李伟的小算盘——想让我们出资建学院,还给你薪水,真是异想天开。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伟脸色微变,不甘地道:“陛下,我也是为大明培育人才啊,您总该有所表示吧?” 李伟搓了搓手指,这个动作已表明了他的意图。 “哼!” 朱元璋冷笑,我们还没找你麻烦呢,你就想来蒙骗我们? 其实李伟说得对也不对,确实在培养人才,但正如家族培养的读书人更忠于家族,李伟培养出来的人也会更亲近他本人,如此看来,让他出钱就是在占他的便宜。 大明商会如今财源滚滚,年末分红肯定是少不了的,这笔钱他绝不会主动掏腰包,至于自己多拿一些,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李伟看他不上钩,思索片刻后再次开口:“不然从商会调些资金出来?皇上,这些人日后学有所成都是国家的栋梁,我免费为朝廷培育人才已属不易,若还要我自己出钱修建学院,实在难以接受!” 朱元璋脸色阴沉地思考着,若是让商会出资,再挂上皇家名号,再让长子充任院长,嗯,如此一来倒也妥当。 “行吧,那就从商会取钱,不过这学院也算是咱们的了,跟商会一样,院长的人选由我们决定。" 李伟听完不屑地哼了一声,果然是个抠门至极的人,一点便宜都不肯让。 “好,好,不过教学的事情还得听我的,您也知道,我要教的内容跟你们的完全不一样。" “可以!” 朱元璋痛快应允,随即对朱标说道:“标儿,学院成立后你就去做院长,以后这里就是为我们朱家培养人才的地方了。" 说完又瞄了眼李伟:“你做个副职就行。" 李伟:“……” 他原以为学院会像商会那样,自己任院长,朱元璋派个人来监督即可,没想到这位老皇帝直接将自己的长子派来压在他头上。 “儿臣遵旨。" 朱标倒是乐于担任院长,教授学问、教书育人本是他所喜爱之事。 见父子二人没问他意见便敲定了此事,李伟也只能无奈答应,毕竟他不过是个小小的侍郎罢了。 离开皇宫后,李伟急忙赶往军器局,还有许多事务等待处理,朝堂上的那些纷争耽搁了好几天,真是令人头疼! 发电机与调压器已经完成,李伟临走时向朱元璋“借”了自己的万用表前往调试。 目前他使用的导线是红铜,其实只要够粗,黄铜也能作为导线材料,就像后世某些不良厂商,本该使用百安培额定电流的紫铜排,却偷偷换成了黄铜,仗着使用者平常电流不会达到上限,就不会出现问题,但实际上一旦达到上限,就容易发热甚至引发火灾,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李伟现在只能暂时将就使用,等日后有条件了,他会建造一个电解铜作坊,制作紫铜,有了电力的支持,这并非难事。 调试完发电机后,李伟又去看了一下炼焦炉与炼钢炉。 炼焦炉刚建成,还未开始测试;炼钢炉则更早完工,大部分已接近尾声,只是缺少动力源,铁水流进转炉还得依靠人工搅拌。 人工搅拌存在明显缺陷:一是工人过于辛劳,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尤其艰难;二是搅拌的速度既不稳定也不均衡,导致成品钢材的含碳量难以控制,最终产品质量堪忧。 先试试看吧,试着生产几炉钢,从中挑选合适的材料制作磁钢。 有了磁钢,发电机和电动机就能顺利运转,搅拌这活儿也能由电机替代了。 忙了一整个下午,直到傍晚,李伟才回到家中。 眼下的工程进度让他颇感不满,全因朝廷里那些奸臣老给他制造麻烦,真是误事! “唉,头痛死了!” 进门时,李伟一手捂头长叹。 这时小青从隔壁房间走出来,见他这般模样以为他病了:“老爷,您这是怎么了?” 李伟听见声音,几乎是本能地立刻把手从额头移到屁股上: “哎哟,屁股好疼……” 小青:“……” 第二天早朝,李伟和闹钟一同来到午门外,只见此处早已聚集了不少文官武将,都在等待宫门开启。喜欢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旅店通万界,假千金成了国家级团宠 开局空灵根:我能复制天骄词条 大玄印 寒门日月 一觉醒来,宗门就剩三瓜两枣 合欢宗:反派,主角嚣张亲妈上门 传统玄幻冢 斗罗:我的魂导器能进化 毒剑仙帝 关于我死后到异世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