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辛苦的一天,作业结束后,旭日号就匆匆地往长古岛赶。 冯晔分拣完最后一网的渔获,已经是累的不行。 他站起身,用拳头捶了捶酸痛的后腰,然后又扭了几下。 这时,一旁的阿灿突然问道:“晔哥,你说你爹他们到了没有?” 冯晔迟疑了一下:“应该到了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怕出意外了。” “能有什么意外,也没听说这几天哪里有大风大浪啊。” 出海之人,首要关注的就是天气预报。 家里是通过电视、或者收音机来接收。 而在这里,其实也很方便,只不过要走几步路。 长古岛码头上立有一个公告栏,上面会张贴近几天的天气情况。 “我的意思是他们会不会迷路了,或者说找不到长古岛的位置?” 冯晔皱了一下眉头:“不可能吧,我不是跟我爹说了大概的方向吗?再说了,实在找不到,不会一路问过来啊?” “那也得找得到人来问啊!” 阿灿这么一说,冯晔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们过来的时候,越接近海中洲,海面上能看到的船只就越少,到后面干脆一两个小时都碰不到一艘。 大家都不在本地的海域捕鱼,全都去了海中洲下面的各大渔场捕小黄鱼。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我觉得他们不至于这么蠢,海上找不到人,就不会靠岸问吗?” “也对。” 阿灿点头,想了一下又道,“其实也不用靠岸,大船看不到,但沿岸还是有不少小木船,也可以问。只是,能问到长古岛的位置吗?” “应该能吧。” 冯晔这下也不敢确定了。 按理说,长古岛作为一个镇级的海岛,知名度应该低不了。 但这时候的人都没怎么出过远门,只在家里的附近转悠,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走出过镇子的范围。 可能听说过长古岛这个地方,但位置具体在哪里不清楚也是有可能。 “算了,我们猜来猜去也没什么用,等靠岸了自然就知道结果了。” 冯晔说完,便转身清理甲板上拖网拖上来的泥沙等垃圾。 阿灿点了一下头,也不再多说,拿了一个桶打来海水冲洗。 …… 相比起昨天,他们今天少拖了一网,收工比较早,不到三点就开始往回走了。 因此,靠岸的时候,天还没有黑下来。 接近码头时,冯晔就站在船头,目光在码头上停着的船只间搜寻,以期能够发现冯家清开过来的船。 但是,他失望了,没有看到熟悉的船影。 码头太大,停靠着的大大小小的船只太多了。 而且还有一些小船被大船挡住了,根本就看不见。 而家里那艘送货的船就属于是最小规格的拖网渔船,仅仅只有十二米,没准就是被挡住了。 因此,他倒也不怎么担心,准备等靠岸后上码头上找一圈。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是,旭日号刚刚停好,斜刺里就冲出了一个人影,直接跳上了船。 看到来人,阿灿惊讶地道:“文哥。” “文哥,你怎么来了?” 冯晔也显得很意外,这个人居然是萧国文。 不过,萧国文的出现,也让他彻底不用担心。 这说明他爹他们已经到了。 “就允许你们来这边挣钱,不允许我来啊?” “我不是这个意思……” “哈哈,逗你呢。” 萧国文大笑道,“家里天天下雨,没法晒鱼干,一天天坐吃山空的。” “刚好你爹来找我了,听到你给开那么高的工钱,我就寻思着来帮你干活,顺便挣点……” “等等。” 冯晔打断了他,瞪大了眼睛反问道,“你说啥?你来帮我干活?” “对啊。” 萧国文笑嘻嘻地道,“怎么?不欢迎啊?” “欢迎,当然欢迎。” 冯晔连忙摇头,笑着回答,“只是,你不是应该在丰收号上干活吗?来我这算怎么回事?” “丰收号又没来,我怎么上去干活,飞上去啊?” “啊?就我爹一条船吗?我还以为丰收号也来了呢?” “没,丰收号到今天为止都还没有回去,不知道他们去哪里捕鱼了,出去都十多天了。” “哦,你们打了电话回去?” “嗯,一靠岸就去邮电局打电话了。” 萧国文接着话锋一转,道,“对了,你们今天的鱼呢,怎么甲板上空空的?” 冯晔指了指后面:“在船尾呢。” 因为江老板收货都是用小船转运,所以他们在回来的时候就全部搬到船尾去了。 当然,船尾甲板的空间有限,放不下这么多,船舱里面还有。 “我去看看。” “别这么着急,等下再看也不迟,先去把我爹他们叫过来。” 冯晔看了一下旁边,“算了,直接把船开过来吧,刚好边上有空位。” “对对对,我这就去。” 萧国文连忙跳上岸,小跑着沿着码头往左边去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下好了,三伯他们到了,从明天开始我们就能挣更多的钱了。” 阿灿欢喜地说道。 冯晔“嗯”了一声,随即说道:“我去找江老板过来收货,你们留在船上看着。” 他也不等阿灿应声,转身就跳下船。 等他再次回来时,旭日号旁边就停着一艘无比熟悉的船。 冯晔数了数,除了他爹和萧国文,还有五个人。 其中一个是他舅舅家的表兄弟,叫萧运湖。 还有两个则是他嫂子娘家的兄弟,他都见过。 最后两个则是一老一少,听了阿灿对他们的称呼,才知道是阿灿的舅舅父子。 七个人都兴奋地看着今天冯晔他们今天的渔获,议论声不绝于耳。 “这一筐筐的鱼,也太多了吧!” “啧啧,我刚才数了一下,整整85筐。” “我也看了一下,基本上都是小黄鱼,其他鱼都没多少。” “这是遇到鱼群了,还是本来这边的鱼就多?” “哪里是什么鱼群,这边的小黄鱼就是那么多,我们这几天出去,都有这么多收获。” 阿灿得意地道,“不过,说起鱼群,我们前天倒是真的碰到了一个剥皮鱼群。” “你们可以猜猜我们一网捕了多少?我估计你们猜不到。” 众人一听,连忙七嘴八舌地报出一个个数字,但都比较保守。 一个个都不敢往高了猜,大多都是猜的千把斤左右。 冯家清也乐呵呵地参与了进去。 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他更为了解冯晔他们捕鱼的厉害之处。 因此,他报了一个他自认为足够大的数字。 但是,依然相去甚远。 他猜的是1500斤。 “哈哈,我就说你们猜不到吧。” 阿灿得意地大笑。 “别卖关子了,快说。” “就是啊,快点说。” 大家都在催促,心痒痒地想要答案。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们一网就捕到了2400多斤。” 听到这个答案,大家都是瞠目结舌,震惊不已 萧国文甚至重复了一遍,不敢相信地道:“2400多斤?你没开玩笑吧?” 阿灿撇了撇嘴:“我骗你们干啥?” “卧槽,真的有啊?” 见阿灿一脸笃定的表情,大家才终于有点相信了。 冯晔走了过去,说道:“阿灿说的是真的,不过也没这么夸张,那是一天加起来的剥皮鱼的重量。” “就那一网的话的,估计重量在2200斤左右。” 萧运湖惊叹道:“2200斤?那也相差无几啊!” 萧国文道:“来,跟我们说说你们这几天的经历。”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着,要求他们说一说。 这也没必要藏着掖着,冯晔和阿灿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起来。 当听到每拖一网都有大几百斤的渔获时,众人再次震惊了。 尤其是萧国文,拍着大腿,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在说个啥。 冯晔仔细听了听,才发现是在骂他自己的爹。 他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 这边太挣钱了,而萧昭军却带着丰收号不知道在哪里漂着。 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比得上在这边捕鱼来得挣钱。 没有挣到,就等于亏了。 也就难怪萧国文会骂骂咧咧了。 他家里在丰收号上可是占着大头呢。 冯晔和阿灿的讲述,让刚过来的每个人心里都痒痒的不行,恨不得马上就出海捕鱼。 冯家清就不说了,替儿子挣钱无怨无悔。 而其他人,开给他们的工钱里面可是有1%提成的。 只有冯晔他们挣的越多,他们的提成才会越多。 就今天的渔获,虽然还没有卖出去,但单价冯晔和阿灿已经告诉他们了。 随便粗略地算一下,也能得出大概能卖两千六七百块。 换一句话说,他们以后每人每天的提成都有二三十块钱。 这可比一个月150块钱的固定工钱高多了。 等到把货卖出去,看到冯晔手中拿着的一沓钞票,一个个心里更是火热的不行。 “哎,今天的小黄鱼又降了3分,跌得太狠了,一下子少挣了一百多块。” 阿灿唉声叹气地说道。 冯晔也有同感,但这话听在其他人耳中却很欠揍。 “特么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萧国文咬牙切齿地道,“都2762块了,你还嫌少啊?” 萧运湖眼睛瞪的老大:“就是,我们辛辛苦苦干一年都挣不了这么多钱,而你们一天都就挣到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着。 大家都有种想上去揍阿灿一顿的心理。 “哎,你们是不知道,我们刚过来能卖5毛8,前天降了一分,今天又降……” “卧槽,让他显摆,揍他。” 萧国文大喝一声,上去就想把阿灿撂倒了。 “卧槽,你来真的……” 阿灿吓了一跳,赶紧撒丫子就跑。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是真的,难道还能是煮的?” 萧国文一脸狞笑,追了上去。 其他四个年轻人也不管跟阿灿熟不熟,兴奋地纷纷上前堵截。 阿灿无奈,被逼的只能跳到隔壁船上,然后往岸上跑。 萧国文几人紧追不舍,跟着跳下了船…… 冯晔拍了拍胸口,还好自己没有乱说话,要不然被撵的也会有自己。 冯家清和冯家凌,还有阿灿的舅舅都是笑意盈盈地看着他们打闹。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几人才勾肩搭背地重新回到了船上。 阿灿一身的衣服皱巴巴的沾满了泥土,头发也像是鸡窝一样,脸上更是脏的不行。 显然,他最终没能逃脱,被胖揍了一顿。 随后,冯晔和阿灿去饭馆里点了丰盛的九菜一汤,端回到了船上吃。 在吃饭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是跟着海岸线过来,到了甬洲地界之后,就一路问人问过来的。 中间还因为走错了方向,耽误了两三个小时,直到下午两点多钟才到。 反正平安到了就好。 吃完饭,冯晔和阿灿又带着众人上岛上采购了一番。 主要是明天出海吃的东西,还有柴油和拖网。 刚开过来的那艘船只是用来送货的,并没有配置拖网,得临时买。 回到船上,又安排了一下两艘船上的人员。 冯家凌要去另一艘船上,旭日号上就要增加三个人。 根据个人意愿,萧国文和萧运湖,还有冯晔他大嫂的兄弟,一个叫杜敏辉的上旭日号。 另外三人自然是跟着冯家凌和冯家清在另一条船干活。 等安排妥当后,大家就早早地进船舱睡觉了。喜欢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