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宁街十号里的会议还在继续。 众多大臣们还在纠结。 他们不能装鸵鸟埋头不管,那意味着彻底承认失败。 他们不能硬拼,那意味着会损失更多的兵力和资源,而大不列颠已经经不起更多的消耗了。 而安民军,还在步步紧逼。 “难道...我们要谈判?” 终于,掌管殖民地事务的艾德礼开口了:“难道,我们要谈判?” 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瞪了他一眼:“不可能!” 一旦谈判,那就是变相退让,这对艾登本人,以及执政党的威望都是巨大打击,只会便宜艾德礼这个反对党领袖。 “可首相阁下,”艾德礼看向丘吉尔,“如果我们不想继续输下去,谈判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丘吉尔的眼神阴沉了下来,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 过了很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派人,试探一下。” “只是试探。” “如果那帮黄皮猴子敢狮子大开口,那就告诉他们——大不列颠永远不会低头。” ----- 时间回到几天之前。 此时的吉大港已经被安民军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 打着协助恢复当地秩序,防止扶桑鬼子的走狗钱德拉分子死灰复燃的‘伟光正’旗号,安民军冠冕堂皇的赖在这座孟加拉湾东北岸的港口里不走了。 此时的身毒还没有分家,吉大港还属于约翰人直属的身毒殖民地的地区,港口城区面积不到30平方公里,包括劳工与流动人口在内,市区人口超过10万。 只不过约40%的“市民”实为无固定居所的战时流民,这些流民随着东南亚地区的战乱逃难而来,栖身于码头废弃货箱或甘蔗渣板房。 而整个吉大港周围,作为沿孟加拉湾的富庶地区,足足有280万人口。 之前盟军为了转运物资,还在郊外扩建了临时码头、仓库区和军营区,现在这些建筑自然也都便宜了安民军。 考虑到港口地区无关平民太多不利于防守,张弛直接指示坐镇当地的白明辉直接将缴获的约翰钞票和物资分给这些流民,让这些阿三和土人出城区去自谋生路去了。 为了防止外来人员中有约翰人的间谍搞破坏,整个城区基本进入了许出不许进的模式。 而自从安民军尾随着鬼子的军队占据了吉大港,约翰人的第 14 集团军就抽调了大批部队包围了吉大港,虽然他们一开始还不敢主动进攻,却也和吉大港内的安民军展开了对峙。 安民军3个步兵师在吉大港外布置了多条防线,而斯利姆将军则在外围聚拢了第 5、7、23 三个身毒师,外加来自本土的第 36 步兵师,来自西阿非卡的第 81 、82 两个殖民地师以及第 50 装甲旅。 虽然只有本土的第 36 师和第 50 装甲旅算得上精锐,剩下的都是鱼腩部队,但是这么多番号在手,依旧让斯利姆将军的信心一天比一天膨胀。 随着他不断地向丘首相发出请战令,本就想要诉诸于武力解决,给张弛一个教训的丘首相最终力排众议,下达了尝试进攻的命令。 8月27日,吉大港当地时间早上9点27分,港口内的穹昊镜-1型预警雷达侦测到了西北方向,一百多公里外起飞的大量机群信号。 由于根本不相信华人也能够研发出大型雷达,高傲的约翰人空军指挥官坚持认为穹昊镜-1型那巨大的旋转天线是安民军摆出来吓唬人的模型,因此这些起飞的飞机完全没有进行低空躲避,或是向其他方向做出飞行的诱骗行动,而是直直的朝着吉大港飞了过来。 这本该是一次成功的突袭行动,约翰人事先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并且将进攻计划与白鹰的盟军部队严格的隔离开来,可以说是一点风声都没透露出来。 可惜,安民军有雷达。 得到雷达站通知的白明辉立刻判断出,约翰人起飞如此大的机群不是什么演习,就是冲着吉大港来的。 警惕性十足的他一边命令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一边通过无线电联系上了远在勃固的张弛,通告了这个情况。 9点21分,随着警报拉响,部署在港口内机场的空 13 师的36架战备中的P-47战斗机立刻升空,花费短暂时间编队后,便开始爬升,进而占据有利高度和位置。 同时剩余机组迅速热车,地勤们喊着号子,推着小车,车上载着长长的、黄澄澄的12.7mm重机枪的弹链。 这些弹链每一节是400发或是450发,其中每2发穿甲弹后搭配2发穿甲燃烧弹再搭配1发传家燃烧曳光弹用于校准弹道。 空 13 师装备的P47D-28型战斗机,厚厚的机翼内一共安装有8挺12.7mm勃朗宁航空机枪,膀大腰圆的地勤们站在打开蒙皮的机翼上,将这些弹链依次安放在机翼内部的空间,为4挺重机枪依次上好弹药。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发12.7mm子弹差不多40克,一条400发弹链就是16kg还多,即便有设备辅助,举着弹链安装依旧是个辛苦活,不比健身房撸铁对肌肉的锻炼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