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微三人把车子全部开进食品厂大院。 一番简单介绍之后,大家开始分工合作。 孟婷负责望风、警戒,刘星和赵红缨站到货车上,负责接货、摆货。 本来仓库里搬货,都是用叉车的。 可好死不死,唯一一台叉车,被丧尸破坏了。 最耗费体力的搬运工作,还是得靠赵伟峰和高微这两个壮劳力来干。 像那些几百斤重的油桶,也就高微这种“变异人”扛得动,连赵伟峰都不行。 兜兜转转,高微还是成了苦力的干活。 这就是命! 七八吨东西,听着挺多,其实搬起来,也费不了多少工夫。 这种袖珍小货车,随便装装就满了。 本来,高微是打算用皮卡车帮忙搬点物资的。 后来找到了小货车,自然就改变了主意。 皮卡车本来就装满了他们自己的东西,再怎么折腾,也挪不出多少空间。 还不如让小货车多跑两趟呢。 “谁会开货车?”刘星发出了灵魂一问。 高微见没人吭声,只好自告奋勇:“这小货车没什么难开的,现如今又没有交警,马路上随便咱们跑,怕什么? 这样吧,老赵开我的高尔夫,前面带路。 我开货车跟上,其他人慢慢跟着货车走。” 红旗武校距离这个工业园区也就不到2公里,难怪赵家父女会跑到这里打秋风。 道路上的丧尸,已经被父女两清理过一遍,一路上也没有遇到几个丧尸,此行出奇的顺利。 眼看赵副校长带着一支车队回来,两个留守的老师都惊得呆了。 等到发现货车上堆满了食物,他们更是喜出望外。 一个飞快的给大家打开大铁门,一个跑去通知学生们过来卸货。 武校的学生,别看小,个个都长的虎头虎脑,有一把子力气。 尽管丧尸大爆发半个多月了,他们的精神面貌,还出奇的不错。 不得不说,赵伟峰这个副校长,可真有两把刷子。 让高微来当孩子王,他还真干不了这活。 这时候也没谁管童工不童工,孩子们主动搬运食物,一帮大人坐在院子里聊天打屁。 高微喝着茉莉花茶,突然想到了用水问题。 “全市大停水,你们平时的用水,是怎么解决的?” “我们红旗武校规模不大,是由早年间的大地主宅院改建的。 食堂所在的小院子里,有一口井,负担一两百人的饮用水,没什么问题。 至于生活用水嘛,现在还顾不上,只能凑合。 等以后下了雨,咱们可以接雨水储存起来,洗洗衣服什么的。” 高微点点头,“红旗武校是民办学校吗,怎么才4个老师? 丧尸大爆发,这些孩子是怎么活下来的?” 经过赵伟峰一番解释,高微总算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丧尸爆发前,学校的张校长就当机立断。 凡是家在附近的,尽量让孩子们回家,无限期放假,先疏散了一批学生和老师。 然后,他把走不了的孩子,分散到各个学生宿舍,每间宿舍,住的人越少越好。 白天,每个宿舍的人互相监督,出现异状及时汇报。 晚上,睡觉之前,全部绑死在床上。 变异一个,处理一个。 靠着这么严防死守,武校的众人才算渡过了一开始的危险时刻。 不过,好景不长,食堂里的存粮几天就吃光了。 张校长带着几个老师出去找物资,最后全军覆没。 赵伟峰找到他尸体的时候,发现了张校长留给他的字条。 后来,在张校长的书桌上,也发现了同样的遗书。 都是交代赵伟峰,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把武校的孩子们守护到最后一刻。 可见,张校长出去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正是因为有张校长的人格魅力感召,才会在武校聚集起一批乐于奉献的后来人。 仅存的三个老师(赵红缨不算正式老师),身上都有点功夫,他们脱离学校,说不定能过的更舒服。 可最后,所有人都选择了留下,决定共同守护这些孩子。 孟婷听完他们的讲述,眼睛都红了,感动的不行。 “你们红旗武校离牛头山这么近,官方应该把你们全接走啊,是因为没联系上吗?” 刘星也道:“上次军方大出动,和丧尸正面碰撞了一回,你们怎么没有趁机联系他们?” 留守老师之一,姓王的小伙子道:“军方出动根本不在这个方向好吧。 咱们长丰市,又没有军分区驻军,总共也没多少正式军人。 官方好像把一半以上的幸存士兵,都集中到了1号避难所。 好像是在北边锦绣花园那一块儿。 上次和丧尸对打的主力,应该就是他们了。 3号避难所手头没兵,自身难保,怎么可能轻易出动? 求人不如求己,还是自力更生靠谱。” 赵伟峰也道:“咱们这个小镇子,物资不丰富,也没啥大人物,救援什么的,短期内是指望不上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个姓刘的老师道:“地广人稀,其实也有好处。 我们这里丧尸总量不算多,平时只要保证安静,危险不大。 乡下地方,随便开几块菜地,找点物资,总能对付下去的。” 赵红缨笑着点了点头:“就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 守着一个工业园,十几家食品工厂,还怕饿死不成? 咱们两个月搬一家,也够对付个一两年的。 再说,我们慢慢清理,总有把周围丧尸打扫干净的时候。 学着种点粮食,先确保了生存,再徐图后计,希望还是有的,你们说对不对?” 该说不说,他们这个武校的环境是真的好。 附近百十米,也没什么人家,外面一个空旷的大院子,是平时进行教学的大操场,宿舍区和食堂靠着农田,自然也就没什么丧尸。 现阶段,有吃有喝,还都是熟人社会,也可以交流娱乐。 几个人产生这种“小富即安”的思想,不足为奇。 可高微很清楚,末世到来,天底下没有真正的净土。 想要守着这一隅之地,得过且过,根本就不现实。 “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丧尸变得越来越厉害?暂时来说,你们还能应付,可将来呢?” 赵红缨低下头,叹了口气,“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呗。命该如此,我们又能有什么好办法?” 孟婷道:“你也不用这么悲观,要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 如今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诱导变异的办法,将来实现全民免疫,也并非不可能。 再说,你们都是习武之人,天生就有优势。 可以主动加入官方组织,争取变异名额嘛。” 年轻的王老师似乎有些心动,旋即又颓然道:“诱导变异的名额,哪是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能够染指的? 要是真像传单上宣传的那么美好,3号避难所的人,还不早就杀出来了? 这里面,肯定另有隐情。 我看,官方的话,也不能全信。” 高微深深的看了这个小伙子一眼。 这民间真是藏龙卧虎。 随便一个乡间武校,都能找出几个人才。 这个小王老师,放在正常社会,受到出身限制,又没有资源,恐怕是很难混出头。 身处末世,可就不一定了。 凭他的脑子和身手,如果遇上大机缘,也有机会做出一番事业。 众人又东拉西扯的闲聊了一会儿。 知道高微是罕见的“变异人”后,王老师明显变得更加热情起来。 高微心中暗笑,这位王老师,年纪不过二十六七,风华正茂,肯定不甘心留在武校等死。 之所以这么热情,多半是在打自己5个庇护名额的主意。 通过对话,高微已经摸清了这位王老师的底细。 王如龙,张校长收养的孤儿,从小就在武校长大。 他当初选择留下来,固然有受到张校长感召的因素。 恐怕,更大原因在于,离开武校,他根本无处可去。 留下,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最优的选择。 可世易时移,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 丧尸不断变异,他们这些练武的,优势越来越小,眼看也要朝不保夕。 与其跟着大家一起抱团等死,还不如投靠高微这个异人,先混进3号避难所再说。 说不定,柳暗花明,又能开启一段新的人生。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作为一个利己主义者,高微能理解王如龙的想法。 武校暂时看起来还算安全,但摆明了是一艘必沉的破船。 再这么混日子,最后所有人都得完蛋。 没必要把自己宝贵的生命也搭进去。 赵伟峰和张校长这种人,固然伟大,但他们眼界、能力,都不足以带领一个团队,在这种黑暗的末世里挣扎求生。 反而是这个王如龙,虽然现实,却更加明智,他做出了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高微不是圣人,也不会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只要王如龙真心实意的投靠,完全可以带着他一起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3号避难所里,也不是什么人间天堂。 相反,因为末世,资源的紧缺,里面必然充满了尔虞我诈和斗争。 多个精明强干的帮手,不是坏事。 高微准备给这个王老师一次机会。 恩,希望他不要不识抬举。喜欢我在末世超勇的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在末世超勇的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