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外出这一周,我把馆里的售票收入都清点完毕,整整齐齐地放在您办公桌的抽屉里,每笔金额都标注了具体的进账日期。" "馆长,您可以抽空检查一下。" 冉秋叶做事总是这般细致、贴心,帮忙管理资金,还能做到条理分明。 "秋叶,交给你办事我很放心。" 林枫笑着走出办公桌后,张开双臂。 冉秋叶脸颊微红,枫情万种地翻了个白眼。 随后,两人相拥。 "这一周,有没有想我?" "你自己猜吧。" "我怎么知道。" "不知道就别说。" 林枫能感受到冉秋叶对他的深深依赖。 "对了,秋叶,把手伸出来。" "我从青岛给你带了件小礼物。" 林枫笑着对她说。 "是吗?" "还给我带了礼物?" "什么礼物?" 冉秋叶眼睛灵动,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把手伸出来,礼物自然会出现。" 林枫坏笑一声,卖起了关子。 "好吧,我就看看你耍什么花样。" 其实冉秋叶内心十分开心、甜蜜。 她特别喜欢林枫脸上露出这样的坏笑。 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她,林枫一旦这样笑,就预示着即将给她带来惊喜。 林枫从口袋拿出一块崭新的梅花手表,为冉秋叶戴上。 表链长短适中。 "梅花手表?!" "林枫,你竟然给我买了块梅花手表。" "不行,我不能收,太贵重了。" "前几天宋白鸽买的一块就花了两百九十六块。" "林枫,我怎么能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 冉秋叶既惊讶又愧疚,想要摘下手表。 "不过是一块小手表罢了,谈不上贵重。" "而且,你的就是我的,送你手表不就跟送自己一样嘛。" 林枫的话让冉秋叶又害羞又欢喜。 她瞪了他一眼,娇嗔道:"胡说什么呢,谁是你的,别乱讲。" 嘴上说着不要,行动却很诚实,林枫抱着若林枫都不愿放手。 终于,两人温存够了。 林枫把包递给冉秋叶:“这次我去青岛出差,买了些海鱼和海带,都在这个包里。” “你带回去,让你爸妈好好过年,让他们也尝尝海鲜。” 冉秋叶接过包点点头。 可当她拉开拉链时,还是吃了一惊。 “林枫,这也太多了,咱们怎么吃得完?” 她看着包里的海产品,海带、**、带鱼、咸鲐鱼、海蛎子、螃蟹和皮皮虾,满满一包,简直让人惊讶。 要是拿到市场上卖,很快就被抢光了,这一包至少能卖几十块钱。 京都离海太远,交通也不方便,老百姓一年难得吃到一次海鲜。 林枫送的这一包海产品,能让京都百分之九十的人没见过这些食材。 “一家人吃不完,找人帮忙啊,老赵不是在附近吗?” 林枫的话让冉秋叶笑了。 可不是嘛,怎么把老赵给忘了? 老赵是冉秋叶父母的老友,去年就在她家过年。 冉秋叶去上班了,没带那包海鲜。 上班时带着这么显眼的东西不合适。 她打算下班后再来取。 林枫回家前先去了小印刷厂,见到三大爷易中海、二大爷刘海中和传书员老赵正忙着干活。 少了三大爷阎埠贵,但三个人依然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林枫安心离开,直接骑车回家。 "爸,我给您拍几张照片吧。" "我已经学会拍照了,给何晓和两只小螃蟹拍了好多呢。" 刚到大院,林动就兴冲冲地拿着照相机跑过来。 "哦?那太好了。" "咱们家小林动现在是小摄影师啦。" "骑车的时候帮我拍一张吧。" 林枫笑着对儿子说。 "好嘞。" "爸,看着我的镜头。" "对,就这样。" "笑一笑,不错。" 林动一本正经地指挥着,按下快门。 咔嚓! 咔嚓! 咔嚓! 连续给林枫拍了三张照片。 "拍出来的效果很棒,爸,咱们回去,再给您和妈拍几张。" 小林动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指挥林枫回后院。 身后跟着几个小跟班:何晓、槐花、小当和棒梗。 大家都被林动手中的照相机吸引住了。 谁也没想到,林动真的学会了拍照。 只浪费了一盒胶卷,他就学会了冲洗照片。 连照相馆的吴师傅都夸他是天才。 林枫把自行车停好,林动认真地让何晓搬来两把椅子,拉着林枫和于嗨糖坐下。 "爸、妈,看我的镜头。" "对,就是这样。" "很好。" 林动站在小板凳上,举起照相机,像个小指挥官。 咔嚓! 咔嚓! 咔嚓! 连拍三次。 于嗨糖哭笑不得。 没想到这孩子真学会拍照了,还挺像那么回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奶奶,快来,照相了。" "给你们和我爸妈拍张全家福。" 林动招呼屋里看孩子的萱老太太出来拍照。 何晓机灵,立刻跑进去搬出一把椅子。 "来了来了。" "动动会拍照了。" "还要给我们拍全家福,真好。"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 看着小重孙才五岁就这么出色,她怎能不开心?这孩子从小就在她身边长大,现在还常跟她同床而眠。 何晓搬来椅子后,认真地扶着老奶奶坐下,林枫和于嗨糖则分别坐在老奶奶两边。 “爸爸妈妈,你们靠中间一点。” “对,这样看起来更温馨。” 林动的话让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林枫夫妻也被逗笑了。 “这孩子怎么什么都知道?” 于嗨糖嘴上调侃,心里却很自豪。 这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懂得多说明聪明。 再看看隔壁秦淮茹家的孩子,傻乎乎的,完全没法跟自家儿子比。 “看书多自然学到的东西就多。” 林枫笑着解释。 “那些小人书也能算书?” 于嗨糖觉得不可思议。 她小时候也看过小人书,但从不当回事。 没想到儿子今年开始集小人书,林枫还特意做了个书架。 她以为儿子只是把小人书当玩具,没想到儿子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小人书当然是书,是幼儿的启蒙书。” “我们家林动和何晓就是通过集小人书,渐渐喜欢上看书,从而学到很多东西。” 听林枫这么说,于嗨糖明白了,难怪他对儿子集小人书这么支持。 让她更开心的是,丈夫花一百块买的照相机,儿子不仅没弄坏,还会拍照了,还给家人拍了不少照片。 林动先给父母和老奶奶拍照,又去给弟妹们拍了照片,最后还给邻居奶奶拍了一张。 之后,他和何晓一起去何晓家了。 林枫让两个小家伙在暗房里洗照片,自己则洗脸休息。 这时秦淮茹端着一盘刚炸好的麻团进来,说是请林枫品尝。 于嗨糖抱着孩子冷眼看着,对秦淮茹并无好感。 麻团又称煎堆,种类繁多,是传统油炸面食,象征美好寓意。 林枫还教秦淮茹做了驴打滚和麻花,如今她们已熟练掌握,开始在邻里间售卖。 婆媳二人分工明确,赚了些许收入,让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 正如林枫曾经认为的那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制作面点小吃不仅提升了秦淮茹家的生活质量,也满足了邻里的需求。 一位街坊邻居提出想要购买麻团,但秦淮茹不会做。 无奈之下,她再次向林枫求助。 然而,由于林枫工作繁忙且刚出差回来,他只能通过传授方法让她自己尝试制作。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秦淮茹终于成功做出了麻团。 林枫品尝后虽觉得味道普通,却认可其食材实在、用心制作。 他对秦淮茹的手艺表示赞赏,这让秦淮茹十分开心。 “真的成功了吗?” “真是太 “你又教会了我一种新的零食做法。” “我现在就回家准备麻团,隔壁的方阿姨预订了两斤,得赶紧回去炸好。” 秦淮茹带着喜悦离开林枫的房间,匆匆赶回家开始忙碌。 “秦淮茹真是能干,下班后还要制作零食给婆婆拿出去卖。 作为一个单亲妈妈还要照顾婆婆,确实不容易。” 一位大妈抱着小林叶感慨道。 于嗨糖冷笑道:“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她命不好。 丈夫早逝,全靠她一人抚养孩子和婆婆。 不努力工作怎么行?不过她现在没再纠缠柱子,倒也显得顺眼多了。” 几位老人相视而笑,彼此心照不宣。 聋老太太和一大妈都失去了子女,如今将希望寄托在林枫身上。 而一大妈和一大爷同样如此。 她们羡慕于嗨糖,身在福中不知福。 嫁给了英俊又有担当的林枫,还为他生儿育女,这才是真正的家庭幸福。 时间过得很快,轧钢厂的工人迎来了春节假期。 像往年一样,每位工人都分到了几斤猪肉,带着喜悦回家准备过年包饺子。 在工人们放假的那天,林动完成了一件令他自豪的作品。 他成功地冲洗出了为全家收集的所有照片,每一张都清晰明亮。 何晓见到这些照片时,惊讶不已:"你的作品成功了?林动,你真是太厉害了!" "这么多照片竟然都冲洗出来了,这些真人照片比连环画里的画质清晰多了,也真实多了。" 这时,何晓终于理解了林枫为何对相机产生兴趣。 原来,相机拍下的照片拼接在一起,不就是真人版的连环画吗? 林动从未放弃对连环画的喜爱,他只是将连环画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意识到这一点后,何晓感到无比激动。 当两个孩子带着林动冲洗的照片给大人看时,大家都被震撼到了,尤其是于嗨糖。 她难以置信自己的五岁儿子竟完成了如此杰出的作品。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普通人一年难得去几次照相馆,拍照对他们来说是庄重而神圣的事情。 特别是照相师傅手中的闪光相机,更让他们觉得神秘。 然而,今天,于嗨糖五岁的儿子居然做到了如此神圣的事情,怎能不让她感到震惊呢? 两位老太太拿着小林动为她们拍的照片,笑得合不拢嘴:"乖乖,我们家的小重孙真聪明,居然学会了照相,拍出的照片还这么好看。" 老太太笑着夸奖,并紧紧抱住小林动亲了又亲。 一位大妈也将小林动抱过来,亲了好几下,对他的摄影作品赞不绝口。 林枫下班回来,带来六斤猪肉,包括猪板油、排骨、大肠、里脊和后座肉。 这些肉都是傻柱亲手挑选切割的,涵盖了猪身上所有的优质部位。 哥俩感情深厚,他怎能不为林枫切块好肉? “爸爸,给您看我拍的照片。” 林枫刚把六斤猪肉放到桌上,小林动就蹦跳过来,炫耀般拿出几张照片递给林枫。 林枫接过一看,立刻眼前一亮。 第四更! “好儿子,干得好!” “我就知道,咱家小林动拍的照片肯定最棒。” “这只是开始,将来他可是会成为世界级的摄影大师。”喜欢四合院:从广播员开始整顿禽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从广播员开始整顿禽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