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隐瞒田产的徐老爷(1 / 1)

神武五年(1641年)深秋,江南华亭县的稻田在风中翻涌,金黄一片。 县城东南,占地百亩的徐府高墙巍峨,这里是官宦世家徐氏的府邸。 徐氏先祖在朝廷为官,几代下来,家族在华亭县权势滔天,以往丈量土地,官员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徐府隐匿了大量田产。 这次重新丈量土地的政令下达后,徐府老爷徐文渊起初并未放在心上,以为不过是走走过场。 他们徐家可是有人的,没有谁会敢真的究根究底,把他们徐家的田产查个底朝天。 每次县衙里派人来丈量田产,都是徐家的管家、家丁带着去哪里丈量,官府就只能带人去哪里丈量? 当县衙丈量队在总领张猛的带领下,来到徐府田庄时,徐府管家徐忠带着几个家丁,满脸傲慢地递上一本田册,上面记录的田亩数竟比实际少了一大半还要多。 张猛带着手下的丈量队,对照着徐家在县衙登记的田册以及徐家自己拿出来田册一一进行仔细重新丈量。 等到丈量完之后,总共是357亩。 张猛带着重新丈量后的田册找到了徐老爷徐文渊。 “徐先生,徐家田产总共357亩,可对否?” 徐文渊捋着胡须呵呵一笑:“张大人,没错的,正是357亩。” 张猛:“徐先生,此次土地丈量之事,乃是全县挨家挨户,统一进行的,等全县所有土地都丈量完成之后,未登记在册的土地可是会没收收归朝廷所有的。” “徐先生若有隐瞒,可得及时告知,咱们重新丈量,重新登记在册即可,可莫要因为隐瞒,等事后被收公了,那可就悔之晚矣了。” 徐文渊:“张大人多虑了,我们徐家,就只有这357亩地而已。” 张猛笑着点点头:“既然如此,还请徐先生在这重新丈量的田册上签字画押吧。” “还有这张田产隐瞒后果告知书,徐先生也都一并签字画押吧,事情之轻重,我已悉数告知徐先生,事后再有不妥之处,也都只会按照徐先生签字画押之文书来处置。” 一听说还要签字画押,徐文渊瞬间就犹豫了。 这要是真签了字,有了证据,事情可就真没什么可以挽回的余地了。 正在徐文渊犹豫着要不要和盘托出的时候,一群徐家镇的百姓跑了过来。 为首的老汉王大柱,气喘吁吁地说:“大人,徐府隐瞒田产!他们在东边的白鹭湾还有三百亩水田,都没登记!” 另一个叫做刘田的农家汉子也开口道:“徐家在小田庄那边也有二百多亩良田隐瞒不报。” 大伙都是生活在一个地方的,谁家有多少田地,大家也都是知道的。 经过《大明日报》的一番宣传,龙国百姓也都明白了士绅阶层隐瞒田产的坏处。 士绅阶层隐瞒了田产,税收田赋也就得全压在他们身上,百姓们自然不会乐意了,一个个都非常积极的前来接发检举。 正在犹豫的徐文渊被百姓揭发之后,也就不再犹豫,很是大方的承认了,在徐文渊看来,大不了就是补交龙国建立以来逃掉的那些税款而已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张猛见徐文渊很是光棍的承认,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带人去继续丈量,登记在册。 等到重新丈量完毕,张猛让徐文渊在357亩田产,以及瞒报583亩的田册上签字画押。 等徐文渊签字画押结束,张猛又统计了一下前来举报百姓的信息,百姓们的举报奖励,会抵消一部分今年秋收的田赋税收,以徐家隐瞒的田产数量,这次一起过来举报的几十名百姓,每家至少你能抵消一成的田赋。 得了承诺的举报百姓们都很是高兴,乐呵呵到处奔走相告。 跟徐文渊一样,很是光棍承认隐瞒田产的人有之,当然还有些看中名声的士绅大族,就算被没收了那些瞒报的土地,死活也不承认自己有所隐瞒的事实。 对于这种,那些无人认领的土地,也就只能是被毫不客气的收归朝廷了。 仅仅用了两个月稍多一点的时间,全国新的田地数量,就被报了上了,总共8.89亿亩。 没有重新丈量田地数量之前,全国田产数量才4.26亿亩,足足比之前登记在册的多了一倍多,全国田产隐匿情况之严重,可见一斑。 就算之前的4.26亿亩,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田产都是士绅阶层的,是需要享受免赋甚至是低赋税政策的,真正交税的田产,少之又少。 看一看每年田赋财政收入就明白了,崇祯时期正常田赋税收在一千三百万石到一千六百万石粮食之间。 崇祯年间,大明全国田地平均产量并无确切的权威统计数据,但可依据一些相关资料进行大致推断。 明朝不同地区的土地肥沃程度、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粮食产量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江南地区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水稻产量相对较高。 据一些记载,江南地区上等水田亩产可达2 - 3石,中等水田亩产约1.5 - 2石,下等水田亩产1石左右。而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种植小麦、粟等作物,产量相对较低,上等旱地亩产可能在1 - 1.5石,中等旱地亩产0.8 - 1石,下等旱地亩产0.5 - 0.8石。 若综合全国不同地区的田地情况,考虑到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土地条件等因素,崇祯年间,大明全国田地每亩平均产量一年大约在1 - 1.5石粮食左右。 崇祯年间,大明全国田地平均年产量就按照1石算,崇祯年间的田税普遍超过5成,甚至是更多,咱们就按4.5成算,每亩地每年就得交0.45石的田赋。 4.26亿亩田地,每亩地每年要是交0.45石的田赋,这就是1.917亿石粮食。 但崇祯时期,每年正常田赋税收在一千三百万石到一千六百万石粮食之间,其中的差距可见一斑。 减免田赋不说,大明的士绅阶层还大量隐匿田赋。 可见大明时期,士绅阶层每年要从大明朝身上要吸走多少血。 ....................喜欢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之永远八岁 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 超凡御灵师 反派多福,强娶男主师尊不断生娃 神魔以我为食?我进阶吞天神树 漫威咸鱼氪星人 人在漫威单挑复联 阴司巡夜人 吃女帝师姐软饭的我,成为仙帝了 来世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