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皇帝大怒之下,立刻下令道: “给咱将城牢牢围住了,咱要将这些刁民们,统统杀了!” “敢威胁咱的江山,一个也别想活!” “是,皇上!” 随后皇帝让人拉下帷幕,眼不见为净。 那个中年户部管员松了口气。 幸好有三个百姓打岔,吸引走了皇帝的注意力,让他逃过一命。 回家就给三个百姓上一柱香。 随后中年皇帝的十二万大军,派出五万人,他们将城池团团围住。 另外七万人,则分别驻扎不同的要道。 大军不能驻扎在一起。 一来是水源、营地问题。 二来一旦被人偷袭,导致混乱,聚集在一起,就会发生连锁混乱,无兵可救。 这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 分兵虽然是兵家大忌,但却经常不得不分兵,集中在一起,危害更大。 皇帝看着远处的城市,根本没有派人劝降的意思,直接就下令攻打。 但让他吃惊的是,本以为一鼓就破的城池,却让他的京营,分外难受。 城池上架有各种各样的防御,金汁十里飘香,陷阱遍地都是。 想要伐木制造攻城器械,附近旱地,树木早就死亡,被砍了去当成燃料,山都是秃的。 他们只能用随军携带的简陋梯子去攻城。 这困难可想而知? 正常攻城,都是去附近砍伐树木,制作各种防护良好的复杂攻城器械。 攻城锤,土楼,井栏,攻城车…… 士兵能够直接怼掉城墙的高度,直接从楼里上去城墙。 这些攻城器械的出现,就要迫使城中人必须派兵出来,摧毁它们。 如果不派兵,想靠火箭和石头砸坏它,那是很难的。 于是双方就能达成一定的平衡。 当然城中之人仍然占有优势。 那就是通过这种攻城器械上到城墙的人,只是一个点,最多是几个点。 毕竟这些器械制作复杂,材料众多,需要时间很长,不可能一口气制作很多。 而现在连这些器械都没有。 中年皇帝还以为这些贼寇士气很低,看到皇帝大旗,就会望风而逃。 结果对方竟然用石头和金汁,一个个兑掉他精锐的士兵! 要知道这些士兵,可都是训练多年的精锐。 相比之下,他们的对手,那些贼寇,在几个月前,还是农夫。 就这样靠着城墙的优势,直接砸死了一个又一个精锐士兵! 当然士兵们也在用弓箭,从下向上射击,来掩护自己的同伴。 城墙上有很多防护箭的装置,导致只有很精锐的弓箭手才能准确射杀贼寇。 如此一来,交换比就变得很难看。 要知道城中少说也有几万贼寇。 而有城防守的情况,士气下降的是很慢的。 如果是在野地里,同样死伤两千人,这些人就该崩溃了。 但因为有着城墙,有着城,这些人就很难崩溃。 主要是因为城墙有视线阻隔效应——别的地方看不到这里死了多少,因此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城里补充人手。 这也是很多看似普通的城池,并没有多少职业士兵,却能在大军下面,坚守几个月的原因。 比如坚守八十几天的县城。 而在这时,中年皇帝也万万没有想到,他自己后路,其实已经被截断了。 这时,四人已经通过无线电,发出命令。 让分散在各处的造反队伍,四面出击,掐断皇帝皲队漫长的补给线。 如今中年皇帝的补给线,主要来自没有受灾的省份。 他们用大车,拉过漫长的道路,最后在皇帝行营处聚集。 就像蚂蚁搬家一样,从数省之地,缓慢而持久地向前运输。 然而这些运输线路,几乎同时遭到了各种拦截。 这是以往战争中,中年皇帝从来没有遇到的事。 等到后方报上来,各省粮道遭到拦截之时,皇帝顿时愣住了。 他根本就不明白对方用的到底是什么战术。 在他传统的想法中,双方厮杀在一起。 两方作战,一方打另一方的必救之处。 一方在防守,一方进攻。 掐死对方粮道的事,当然很多。 但都是一方迂回过去,另外一方派兵拦截。 双方交战,都是在一个点一个线上的。 而现在,自己看似稳固的大后方,却是四面楚歌,到处都在被人袭击。 到处都是告警的文书。 “xx省的粮草,在半路被贼寇劫掠。” “xx府的蔬菜,被贼寇抢走了。” 这样的消息,络绎不绝。 几乎占据了每天文书的一半以上。 “谁来告诉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一.夜之间,咱的盛世,就变成了一片硝烟?” “这就是你们给咱天天上表的盛世?” 皇帝愤怒之下,又用麻袋摔死了几个经常写青词的年轻管员。 他自然不知道文生等四人,早已经将战争进展到“面”的程度。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就是说,皇帝还是在点和线上交战。 然而四人,已经是在“面”上交战。 这就是无线电的作用。 通过无线电中,可以召集一个大面上的皲队,让他们四面出击,同一协调步伐。 这就相当于一盘棋局,皇帝受到通讯缓慢的制约,只能走一步,他们却能同时走三步,四步。 皇帝下一个命令,到京城进行应对,需要半个月。 而四人这里只需要短短几分钟。 而皇帝如果将兵力分散出去应对,就会产生一个大问题。 他分散出去容易,就必须高度信任手下的将领。 因为分散出去的将领,要十多天才能将消息传递到他这里。 他很容易就陷入信息迷雾。 而且分散出去容易,一旦想要收回来,就难了。 而他这里,兵力就少了,很容易成为致命弱点。 因此,他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如果他的皲队四处分散,光是通讯就要花费十几天时间,那样的话根本就没法协调作战。 所以说皇帝的士兵,只能集中在一个点上,沿着一条线进攻。 同时派兵维持住自己的补给线。 面对这种局面,皇帝只好下令在补给线上设立一个个粮台、堡垒,用来防御敌人的攻击。 同时派出皲队进行押运,尽量减少长途跋涉。 这样的话,就能大大减少对方攻击得手的成功率。 只是这一套实行下来,太慢了。 而文生四人,继续在一个面上,通过无线电,让各处青云会的人,骚扰对方的粮道。 中年皇帝看着越来越严重的补给线,他倒是没有犯傻。 直接派出了足足5000骑兵专门押运粮草。 然而这5000骑兵本身耗费就很大。 而且,他们很快就遇到真正的对手。 一部分精锐出现了。 他们开始在半夜里对这些骑兵进行骚扰攻击。 半夜之中,是不能随便跑马的。 因为半夜里,马是看不见地上是不是有坑。 而骚扰者靠着无线电,能够极大的扩大侦察圈。 他们派出少量的人隐藏在补给线附近。 只要发现骑兵,就通知后面的大队伍。 大队的人非常阴险,他们在地上挖出大量,不到30厘米深的坑。 接着在半夜里,靠着无线电通讯,前方侦查到骑兵休息的时候,就给他们发信息,他们就跑去偷袭骑兵队伍。 骑兵一来追,他们就跑。 两条腿自然是跑不过四条腿。 但是这些骑兵只要追上来,马蹄就被折断。 马蹄一断,这一匹马就废了,连带着骑兵也被摔出去。 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办法,将它们治疗好。 这一招非常狠毒。 如果是大白天的话,他们可以远远看见陷阱,然后停马。 如果黑天的话就做不到了。 而这种战术,必须建立在无线电通讯上。 必须有少量人侦察到骑兵的动向,不然的话,就会被骑兵给包围住。 一旦被骑兵缠住,那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但现在有完整的情报,所以骑兵只能疲于奔命。 这些骑兵们半夜没有办法出击,只能缩成一团。 等到白天,再去搜寻和对付这些袭击者们。 于是袭击者们就再次掌握了主动。 他们白天散开隐藏,半夜里集中起来,再去偷袭攻击对方的补给线。 骑兵只能沿着补给线进行巡逻。 补给线是没有办法随意变动的。 原因很简单,运输粮草需要大车,而大车能走的大路是有限的几条。 车子不可能像人一样,随意翻山越岭,随便从野地里乱走。 很多野地都是坑洼泥地,根本走不动的。 必须沿着土路前进。 而且车轮子根本过不去。 而且还不能靠人搬运粮草,因为根本运不出去多远。 古代最好的补给方式,就是通过水运。 在水上的话,比较容易防守。 因为水面开阔,水贼想要偷袭很难做到。 靠着船只,就可以很好的防御。 因此开凿运河,向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工程。 就这样,骑兵疲于奔命,却抓不住对手。 偶尔抓住一两次,也是无济于事。 因为那些人又改变了策略,他们派出少数骑马盯住骑兵所在。 他们躲开骑兵,去攻击其他补给点。 就这样,中年皇帝在半个月之后就遇到粮草困难。 虽然这一阶段,他一边围城,一边派出皲队,四处进攻扫荡,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一个又一个青云会组织的义军,过来援救城池,结果都被他打败。 但是他补给线越拉越长,后方运送来的粮草越来越少了。 而且他带着一万多骑兵,这骑兵一匹马吃的就顶上5个人,甚至10个人。 不光吃的多,还要吃的好。 马匹不吃好,可不像人一样能够忍耐。 战马直接就不跑了,抽死都不跑。 战马想要作战,必要吃豆子,吃鸡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这两样高能量营养,马匹根本就跑不起来,它必须自己花费大量时间找草吃。 这样一来就不能作战了。 这一天。 粮草官瑟瑟发抖地爬过来报告。 “皇上,如今能够供大军使用的粮草,还只剩下10天。” “如果再不运来更多粮食的话,就必须要减半供应。” ““什么?竟然只剩下10天粮草?”中年皇帝顿时大吃一惊。 他万万没想到,粮草储备下降得这样快。 要知道大军在外,10天时间,一眨眼就会过去的。 攻击一个城池,就用了半个月。 而对方骚扰拖延,几天时间就过去了。 一般来说,大军在外,至少要随身携带一个月的粮草,才能够稳定军心。 因为一个月的粮草,足够大军撤退回安全范围内。 能够抵达下一个粮草补给点。 这中间不能超过30天的路程。 而现在他们只有10天的粮草,而周围全是一片灾区,无处强掳补给。 附近县乡都是一片大旱,根本就没有粮草可用。 “可恶,贼寇的粮草哪儿来的?” 中年皇帝百思不得其解。 他自然不知道,这都是通过无线电,从各地青云会分部调集过去的。 而且避开了他们朝廷的大路,走的都是小路。 而朝廷看似统治严密,其实只能统治到县城一级。 到了乡下,那就是青云会的天下。 因为青云会有神器啊。 那种广播中出声音,就被很多人认为是天使的声音。 即便是当地宗族大户也深信不疑。 没有办法,中年皇帝说到底,还是一个精明人。 他知道现在只能选择撤退。 粮草不足,就不能坚持。 坚持就是找死。 全军覆没。 袁绍怎么完蛋的? 不就是粮草被烧了吗? 当时还能坚持几天了。 结果士气没了。 然而他下令再去攻打一个县城。 打下县城后,屠城。 做完这一切后,看到士气重新恢复,他这才带领兵马准备回师。 一路上向朝廷回信,就说是“凯旋”。 而在这时。 文生等四个人早已知道皇帝处于粮草断绝的状态。 他们已经通过无线电知道这事了。 于是,他们亲自协调出来,三万精兵,埋伏在中年皇帝的回军之路上。 随后派出步兵和骑兵,在半夜里去骚扰皇帝的大军。 如今十二万大军,征战多日,只剩下九万。 其实没有死伤三万。 分散出去许多。 中年皇帝发现有人骚扰,顿时知道不对劲。 他立刻留下八万人,自己带着一万骑兵,立刻换了方向,直接向北逃窜。 文生四人没有去追,而是安稳地追上这八万人。 一路纠缠,并不会战,直到对方粮食耗尽,自行崩溃。 这才开始抓俘虏。 而皇帝却是逃走了。 不得不说,开国皇帝就是不一样。喜欢神秘让我强大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神秘让我强大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