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洲里回来,付宁几宿都没睡好觉,脑子里转的都是营地配置,还有突发状况的应对预案。 黄琛他们去了长春好几天,罗旭也迟迟不到,关文慧还在站台上锲而不舍的等着。 付宁只能拉着连安他们群策群力。 听他说完满洲里现在的形势,连安觉得营地还是安全第一,难民还好说,最怕散兵。 手里有武器,又没有约束,除了活着,别无他求,极容易出乱子。 而且在人家地盘上,必须得低调,物资要存好,满洲里是自家地盘,可以弄点儿干粮,赤塔还是要艰苦一点儿。 不能周围的俄国人都快饿死了,你这里粮秣充足,天天饼子馒头,那早晚得让人连锅端了。 这大哥还从一个乞丐的角度,建议了一下赤塔营地的食物供给方式。 总体来说就是,都是稀的,不要干的,多掺野菜,少放盐。 难得他这么多年了,还把自己那段隐秘经历记得这么清楚。 好不容易,罗旭都到了,黄琛还没回来。 难道有什么变化? 罗二爷听他们说了说前情提要,把关文慧拽到一边儿叽叽咕咕说了半天,然后叹了口气,让他们慢慢儿等着吧,这事儿快不了。 果然,黄琛和桂康回来又是好几天之后了,两个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他们俩这一趟去长春是扑空了的,虽然孟督军的公文是在长春的时候签发的,但他们到的时候,人家回吉林了。 这个时候吉林省的首府是吉林市,还不是长春呢。 他们俩又马不停蹄的赶到吉林,督军大人倒是见着了,但是问题一个没解决。 说铁路调度,人家说公文是发了,警察也去了,可是人家铁路上的俄国人就是不让位置。 自己这边儿也没有那么多的铁路工人可以顶上,所以只能先凑合着中俄共治。 说与军队的配合,人家胡撸胡撸脑袋瓜子,呵呵一笑,我们吉林这边主要就是配合第九师的先遣队,满洲里那边不归我们吉林管。 再说物资调配,诶呀~~~,现在困难呐!遍地灾民,到处都是嘴,我们还得支援海参崴,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就是想借一份儿地图,人家都说条件有限,他们自己都没有呢。 黄琛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扔过去,人家倒是事事有回应,可惜一个肯定答复都没有。 桂康又去找了自己的老上级一趟,聂团长,不,现在得叫聂局长了,拍着他的肩膀说了一句话。 “你怎么也着相了,这不是让你们拉个架势的事儿吗?还当真了?” 这皮球踢的,让人发脾气都找不着地方。 桂康有点儿懵,黄琛是气得直哆嗦。 刚一回到哈尔滨,就让随行的电报员给陆军部发电报,“问问他们,什么时候咱们这个撤侨成花架子了?!” 陆军部的回电很快,只有短短一行字:第九师北上,外交人员随行,你部可提前进入俄境。 我部?! 我上哪儿有部下去?! 统共就这几个人,还是我卖着老脸拉来的! 黄疯子还没骂出声儿来,又一封电报到了:随行安全保障由齐齐哈尔提供。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的首府,看见这四个字,黄琛冷静了,把电报递给了罗旭。 罗二爷略一思索,用手蘸着茶水在桌子左边点了两个点,在右边点了一个点。 然后在左边划了个圈把两个点围在里面,又划了个箭头指向右边。 黄琛皱着眉头,视线在这三个点中间来回看了几圈,突然睁大了眼睛看着罗旭。 罗旭也不说话,微微点了点头。 看着他们俩打哑谜,付宁不明所以的也看着这三个点,什么意思? 觑着桂康出去了,罗旭就说了一句话:“黑龙江省的督军鲍贵卿是张作霖的儿女亲家。” 哦~~~,他这么一说,付宁就明白了,这是要二打一啊! 张作霖的奉天督军已经当了几年了,本来还有个冯德麟想要跟他掰掰腕子。 但让他借着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两件事,先是夺了他二十八师的兵权,然后干脆把二十八师给吞了。 这下他就彻底掌控了奉天兵权。 而鲍贵卿出任黑龙江督军以后,把不服管教的地方武装,调防的调防,解除兵权的解除兵权,把黑龙江也经营起来了。 东北就这么大块儿地方,张督军下一步想干什么,很明显! 正好这个时候发生了眼下的事情,段祺瑞想派第九师北上,又怕被张作霖吃掉。 张督军表态的时间很微妙,在第九师的先遣队已经开始在海参崴行动,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之后。 他大方的表示,第九师可以放心通过他的防区,不仅不会阻拦,他还提供沿途的补给,不仅管吃管喝,武器弹药他也包了。 而黑龙江也积极表示,黄琛的这次行动他们大力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这态度不仅在舆论上大获好评,也让陆军部脸上有光。 这事情也是有来有往的,今天你给我面子,明天我肯定不让你丢脸! 张作霖现在的势力不仅比不上如日中天的段祺瑞,也比不上厉兵秣马的吴佩孚。 但是他要是跟黑龙江摽起膀子来对付吉林,只要没有拉偏架的,可以说板上钉钉。 现在北京政府的态度初现端倪。 听着罗旭的小声儿解释,在场的人都暗暗点了点头,他这两年在奉天可是没白待。 那现在他们干什么? 黄琛一拍桌子,去齐齐哈尔! 桂康正好这个时候推门进来,听见这句话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也去! 付宁看了疯子一眼,能带他吗? 黄琛眼珠一转,那就一块儿走,撤侨的事情绕不过吉林,那就让这个墙头草见识见识,将来也好死心塌地的给他们干活儿!喜欢清末小旗兵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清末小旗兵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