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遍的推翻自己笃定的思路,再从死胡同里走出来考虑另一种可能,那种感受极为折磨人。 特别需要耐心和毅力,不是谁都能做到百折不挠的。 心浮气躁的向绵绵想爬上去近距离观察发动机的数据,旁边的警卫员毕争先已经熟知她的脾气,给人拽住了。 这次试飞确实挺成功,但是试飞的数据也很重要。 旁边的同事们很快跟过来了,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等待飞机冷却时间。 一个月前因为多次自主研发失败,发动机耐久度总是无法突破20小时。 为了赶在命令时间前研制出这款飞机,领导层激烈争吵后,另一个小组的长须鲸是完全1:1仿制苏国飞机。 说的难听点就是抄袭。 当时向绵绵特别不服气,也明白上头的压力重,不能在国际友人面前丢脸。 但是苏国的发动机飞得灵活自如,能耐久几百几千个小时,华国研发却比别人差了许多,这凭什么? 难道咱们的头脑比别人差了些? 都是一样的人,都是一样的材料,凭什么要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吃残羹剩饭? 本来1:1仿制的那架飞机已经要提交上去了,向绵绵特别不甘心,硬是顶住压力求杨葳蕤再给她一次机会。 这种事情,让几个领导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开了许多会议争论不休。 但是有另一个小组1:1复刻的飞机兜底,杨葳蕤终究还是舌战群雄,为向绵绵取得了一个月的奋斗时间。 在年底十天前,自主研发的飞机要是能在蓝天上翱翔,耐久度超过200个小时就算成功。 如果向绵绵的计划成功,复刻版飞机立马雪藏,绝不会面世。 国人还是要面子的,不是自主研发的东西拿不出手,能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肯定比抄袭的强多了。 现在这架飞机就是向绵绵力排众议,带着一群同事努力的结果。 如今双发动机试飞成功,再进行一次耐久度实验,自主研发的飞机就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国家的功劳了。 这么多研究员中,向绵绵付出的心血最大,她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书籍,为了它彻夜难眠。 期间也一次次的想过放弃,要不干脆就用仿制的算了。 但是爱国之心让她没办法这样做,明明有宝山却不把它开发出来贡献给国家,作为华国春风下长大的青年会内疚得无地自容。 经历过林零芜把自己上交给国家,向绵绵也特别想上交。 要不是有系统的限制,拦着她强烈想要上交的想法,只怕这会儿早就当躺平的系统转换器了。 只需要将系统的这些书全部拿给国家的人研究,那么多天才轮番上阵,根本不需要她来努力。 研究期间的辛苦真的让人崩溃无数次,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挠秃头。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向绵绵甚至会异想天开对着空地多磕几个响头,期望系统小6能再进化版本,把系统开放给国家。 只能说被逼到了这份上,一个月奋斗下来,向绵绵的黑眼圈都能挂到嘴边了。喜欢六零不下乡,家长里短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六零不下乡,家长里短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