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穗没太多艺术细胞。 她对国内的摇滚有那么一点点的了解—— 撕心裂肺的怒吼。 像是要把嗓子喊破,掀翻屋顶。 话说这会儿国内有摇滚歌手吗? 沈穗还真不清楚。 不过她觉得秦越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外来的和尚(香港流行)不好念经,那就让自家和尚来顶替这个空缺。 “不错的选择。”秦越笑了笑。 毕竟宣传口上的说法是过去太过压抑。 既然文化界可以借此来搞出一堆地摊文学,那么学习美国流行文化,搞出个摇滚歌手,帮忙带带货也太正常了。 想要推广破洞牛仔裤,没有比摇滚明星更合适的人选了。 土生土长的本土摇滚明星。 还真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沈穗松了口气,但她也有留意到秦越的情绪略有些微妙。 想到姜教授曾经的感慨,她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好一会儿,这才开口,“要不往后你有什么不方便跟你说的话,跟我说说?总憋在心里头,会憋出毛病的。” 秦越微怔,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何政委对他的批评。 那都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 政委向来会骂人,而且还不带重样的。 秦越算是个例外,没挨过骂。 战友们都这么觉得。 其实也挨过一次。 是在生活会上聊到了中美建交的事。 秦越多说了两句,然后被政委训了俩小时。 “就你有想法,就你知道思考,就你会说!真要是因言获罪,别说你父亲来了,就算你祖宗十八代都来了也没用!” 何政委对事不对人,后来也没再批评过秦越。 但他再不跟人聊那些事情就是了。 这次帮沈穗分析问题时,的确勾起了他的一些倾诉欲,只不过他没想到沈穗那般敏锐。 察觉到了他的一些小情绪。 秦越笑着答应,“好,往后跟你说。国家大事我们无法左右,能顾全身边的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你也别想那么多。” 意识形态领域的由攻转守怕是后患无穷。 可他又能做什么呢? 有些事情想多了只会觉得无力。 可人总是要生活,要向前看的。 他不想沈穗去纠结这些。 现在这样就很好。 沈穗笑了起来,“我知道的。” 家国大事距离她太远。 对沈穗而言,最要紧的也不过是了解一些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挣钱。 其他的,在其位谋其政,那些不需要她操心。 比如眼下,她得了解一下国内摇滚圈的事。 说起来,香港那边也得问一句。 请明星代言的目的是借助明星效应来推广牛仔裤。 最合适的还是摇滚歌手,气质比较搭嘛。 香港那边,当然是Beyond啊。 不过他们出道了吗? 沈穗还真不清楚。 她对音乐圈不怎么熟悉。 虽说明天问问何锦秋,就知道怎么个情况了。 但沈穗也意识到,她需要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 想要把事业做好,单凭原本的储备是不够用了的。 不过没关系,那就学好了。 学什么不是学呢? 新的一周。 沈穗和过去一样,整理翻看报纸。 只不过她今天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奇怪的报道。 上周末在首都工人体育馆外,有两个青年,一把吉他,一个架子鼓。 竟然开起了免费的“演唱会”。 看到照片的瞬间,沈穗就意识到—— 那是摇滚。 弹吉他的青年穿着牛仔套装,牛仔裤上的破洞,显得他那糊了脸的长发,每一根都放荡不羁爱自由。 敲架子鼓的青年留着寸头,胳膊上缠着的红布似乎在迎风飘扬。 那是一个两人组成的乐队,他们给自己取名为红色。 这么一张照片,一则新闻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可不是单纯的宣传。 这是一种试探。 试探各方态度。 有点类似于八一年中的那个论战。 一个事件抛出来,让各方讨论去。 也不见得就是非要讨论出来一个结果,但有句话说得好,真理越辩越明。 报纸上你一篇我一篇的辩驳,其争辩的主题就是摇滚是否能够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在华夏的土地上发芽生长。 或许没人能说清楚,也没谁敢下定论。 但哪怕报纸上是长篇累牍的报道。 黑红也是红啊。 沈穗将《人民日报》上的那篇报道又从头到尾看了几遍。 每一个字都仔细读了又读。 她这才打电话给单林染。 “你说那俩音乐青年是吧?看了的,照片拍的真不错。”单林染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就特别有型。 单林染虽然做的是传统的媒体工作。 但他骨子里是一个有点叛逆的人,不然也不会为了抚养初恋的孩子至今未婚了。 沈穗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那你能不能写一篇支持的稿件,我额外付你润笔费。”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谈钱俗气啊,多少啊?”单林染养孩子也得花钱嘛。 他虽然单身父亲带娃,但也不少花钱的。 尤其是还得花钱堵他妈的嘴。 省得见天的催他结婚。 有外快还是要挣的。 沈穗笑着道:“肯定不会亏待你就是了。” 这会儿传统媒体还没那么赚钱,等到电视机普及,国内工业发展起来,那才是他们躺着赚钱的时候。 毕竟单是广告收入,就足以让一个小报社活的十分滋润。 现在,大家都是拿着工资,偶尔写个文章投稿赚点外快。 单林染觉得电话里面说不清楚,来机关小学这边跟沈穗面谈。 单林染:“我觉得这跟前几次报纸论战还不一样,这次其实国家没那么支持。” 能够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弄出这么一个议题,当然是国家默许的。 但单林染觉得,默许不见得就是支持。 “恩格斯说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但你也知道的,音乐能很好的宣泄情绪。相较于文字那种安静的力量,音乐的力量可就太澎湃了。” 比如,咱们的国歌。 顺境唱《歌唱祖国》。 逆境唱《我的祖国》。 要是到了绝境,那就要祭出国歌。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单林染忽然间想起什么,“你知道这俩音乐青年唱的什么歌吗?”喜欢烈士遗孀重生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烈士遗孀重生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