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 > 第170章 出资修建宗祠 何氏不会没落

第170章 出资修建宗祠 何氏不会没落(1 / 1)

黄土高原的风卷着细沙,从远处的山梁上呼啸而来。何家村的村口,那座历经风雨的门楼依然矗立,青砖斑驳,木雕剥蚀,但门楣上"何氏宗祠"四个大字依然苍劲有力。何大清站在门前,仰头望着这座承载着数百年家族历史的建筑,胸口仿佛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 "就是这里了。"他低声说道,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身后的王泽和任小川对视一眼,他们从未见过岳父如此失态。这位在官场上以冷静着称的昌平市委书记,此刻手指竟微微颤抖。 门楼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穿着藏蓝色中山装、约莫五十多岁的精瘦老人快步迎了出来,身后跟着几个中年汉子。 "您就是何书记吧?"老人操着浓重的临洮口音,双手在衣襟上擦了擦才伸出来,"我是何家村的村长何大年,接到县里的电话,说您要来寻亲……" 何大清握住那双粗糙的手:"何村长,冒昧打扰了。" "哪里的话!"何大年连连摆手,眼睛却不住地打量着何大清身后的两个年轻人——那气度,那穿着,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一行人穿过门楼,沿着村中主干道往祠堂走去。道路两旁的土坯房低矮破旧,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躲在门后偷看,又被大人拉了回去。何大清的目光扫过那些裂缝纵横的墙壁和茅草屋顶,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村里现在还有多少户何家人?"他突然问道。 何大年叹了口气:"原本有五百多户,这些年外出谋生的多,剩下不到二百户了。年轻人都往城里跑,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孺。" 转过一个弯,一座比村中其他建筑稍显整齐的青砖院落出现在眼前。院门上挂着"何氏宗祠"的木匾,虽然漆面剥落,但木料上好的质地仍清晰可辨。 "到了,族长已经在祠堂等着了。"何永年做了个请的手势。 祠堂正厅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襟危坐在太师椅上。他身穿藏青色对襟褂子,虽然年过八旬,但腰板挺直,目光炯炯有神。见众人进来,老人缓缓起身。 "这位是我们何氏现任族长,何存义老先生。"何永年介绍道。 何大清上前一步,深深鞠了一躬:"叔公,我是昌平何大清,特来认祖归宗。" 这一声"叔公"叫得族长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副老花镜戴上,仔细端详着何大清的面容。 "像,真像存正哥年轻时的样子……"老人喃喃道,随即回过神来,"你说你是昌平何氏?可有凭证?" 何大清从随身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一本泛黄的家谱。封面上用端正的楷书写着"临洮何氏宗谱"六个大字。 "这是我祖母临终前交给我的。我祖父名叫何存正,是临洮何氏二房庶出,年轻时离家闯关东,后来在昌平落户。" 祠堂内顿时一片寂静。族长何存义接过家谱,枯瘦的手指颤抖着翻开已经发脆的纸页。他的目光在某一页上停留许久,突然老泪纵横。 "存正哥……真的是存正哥的后人回来了!"老人一把抓住何大清的手,"我是你祖父的堂弟啊!按辈分,你确实该叫我一声叔公!" 祠堂内的气氛瞬间热烈起来。何大年连忙招呼人搬来凳子,又让人沏茶。何大清向族长介绍了自己的两个女婿——黑省省长王泽和保城市市长任小川。每介绍一个,祠堂里就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省...省长?"何大年结结巴巴地重复,手里的茶壶差点打翻。 族长何存义的眼睛却亮了起来,他紧紧握着何大清的手:"大清啊,你这是衣锦还乡啊!何家已经多少年没出过这样的大人物了!" 何大清环顾四周,看着那些或惊讶或激动的面孔,沉声道:"叔公,我这次回来,一是认祖归宗,二是想看看能为族里做些什么。" 族长叹了口气,示意其他人先出去,只留下何永年和几个族老。待祠堂门关上后,老人的背似乎更驼了几分。 "大清啊,不瞒你说,何家现在是真的没落了。"族长指着祠堂墙上悬挂的那些已经褪色的功名牌匾,"祖上出过进士,出过知府,出过宰辅,可到了现在……"他摇摇头,"现在能联系上最有出息的几个子弟,一个在九泉市当中学校长,一个在辽省的工厂当副厂长,还有一个在冀省是个处级干部……,他们也时常给族里寄些钱,现在家族祠堂的维护都是他们的资助…… 何大年插话道:"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但凡有点出息的都往外跑。留下来的,不是种那几亩薄田,就是去县城打零工。去年干旱,收成不好,又有十几户搬走了。" 何大清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祠堂角落堆积的农具上——那些锄头、镰刀,与他前世记忆中七十年代的农具几乎没什么两样。他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叔公,"他缓缓开口,"我既然是临洮何氏的血脉,就不能眼看着家族这样没落下去。" 族长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大清,你的意思是……" 何大清站起身,在祠堂内踱了几步:"首先,我要出资重修何氏宗祠和何家村。其次,我会联系散落在各地的何氏族人,建立一个家族联络网。"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我要选拔族中有潜力的年轻人,给他们提供教育和发展的机会。" 王泽适时补充道:"岳父在昌平有不少资源,可以安排一些年轻人去那边学习工作。" 任小川也点头:"保城那边也需要人才,只要是何家子弟,我们一定优先考虑。" 族长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拍着何大清的手背。何大年则已经红了眼眶:"何书记,这...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当天晚上,何大清在村委会拨通了一个电话。第三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何家村时,村口已经停满了工程车辆。中兴集团派来的施工队带着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和满满几卡车的粮食、衣物等物资,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这个沉寂多年的小村庄。 "这...这是要干什么?"早起的老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 戴着安全帽的工程师大声宣布:"奉何先生指示,中兴集团承建何家村改造工程!今天开始测量,三天内出设计图,一个月内完成第一期工程!" 整个村庄沸腾了。孩子们围着那些从未见过的大型机械又跑又跳;老人们颤巍巍地摸着崭新的建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妇女们则围在发放救济物资的卡车旁,领到米面油盐时,不少人当场哭了出来。 何大清站在祠堂前的台阶上,看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族长何存义拄着拐杖走到他身边,老泪纵横:"大清啊,你这是给了何家第二条命啊!" "叔公,这只是开始。"何大清扶住老人,"我已经让人整理了一份全国各地何氏族人的名单。等宗祠修好后,我们要召开一次全族大会。" 族长突然紧紧抓住何大清的手臂,声音压得极低:"大清,你跟叔公说实话,你做这些...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何大清微微一笑,同样低声回应:"叔公,一个家族要想兴旺,必须有人在朝中立足。我现在虽然只是个市委书记,但..."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何氏需要更多的'何大清'。" 族长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缓缓点头:"我明白了。你放心,从今天起,临洮何氏上下,唯你马首是瞻。" 三天后,当施工队热火朝天地开始拆除那些危房时,何大清召集了村里所有识字的年轻人。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他亲自给他们上了一课。 "你们记住,"何大清的声音铿锵有力,"何家的复兴不能只靠我一个人。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未来的希望。今天中兴集团带来的不只是砖瓦水泥,更是机会——学习的机会,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鼓起勇气举手:"何书记,我...我想学建筑,以后回来建设家乡!" "好!"何大清赞许地点头,"下个月就送你去昌平建筑学校进修!" 又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怯生生地问:"何书记,我在县里读过高中,能...能学财经管理吗?" "当然可以!"任小川接过话头,"四九城大学的财经管理专业很不错,我可以帮你联系。" 看着这些年轻人眼中燃起的希望之火,何大清知道,他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而这,只是他宏大计划的第一步。 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忙碌的工地上时,何大清独自一人站在新建的祠堂地基前。他从怀中掏出那本泛黄的家谱,轻轻抚摸着扉页上那个已经模糊的"何"字。 "爷爷,"他轻声说道,"我回来了。这一次,何氏绝不会再没落。" 远处的山梁上,一阵风吹过,卷起漫天黄沙,仿佛在回应着他的誓言。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龙魂:同人异象 柯学之从Zero开始的救赎 别人修武我修仙,一拳干爆天地间 小作精要带崽离婚,大佬急疯了 许总为爱跪雨夜,只求她原谅 重生仙妃:本宫今天又在修仙界 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 老祖儿子在线抢救魔道众 孤狼行动 千秋愚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