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鬼村怪谈:油灯社的「照魂」奇事 黄鬼村的油灯社,是个连老周都摸不着门道的地方。 那屋子坐落在村尾的老槐树下,青砖墙上挂着百来盏油灯,白日里门窗紧闭,夜里却常有影影绰绰的人影晃过。据油灯社的主人瞎眼陈说,他能通过油灯“照见人心”,曾有妇人哭着进去,笑着出来,逢人就说“看见死去的孩儿在油灯里笑”。 “封建迷信!”老周敲着烟袋锅,“回头让人把这破社拆了!” 狗剩却来了兴致:“村长,要不我去探探虚实?” 二、油灯社的诡异规矩 瞎眼陈五十来岁,左眼蒙着黑布,右手总攥着盏青铜油灯。他给人“照魂”有三条规矩: 1. 灭烛点灯:进屋必先吹灭自己带的火,只能用他的油灯照明; 2. 心无杂念:观灯时若心生邪念,油灯必冒黑烟; 3. 灯油自付:费用按灯油耗量算,耗得越多,心事越重。 王寡妇不信邪,揣着半块偷来的腊肉去照魂。瞎眼陈点燃油灯,油星子溅在腊肉上,竟发出“滋滋”声,像是有人在叹气。 “你偷了东西。”瞎眼陈淡淡地说。 王寡妇当场吓跪:“陈先生,我就是馋肉了……” 三、油灯照出的前世今生 县城来的教书先生慕名拜访,想照照“前世”。瞎眼陈点燃一盏刻着莲花的油灯,油面泛起涟漪,竟映出先生穿长袍的模样,旁边站着个穿旗袍的女子。 “这是你前世的夫人,”瞎眼陈说,“她在奈何桥等你三十年了。” 先生哆嗦着问:“如何能让她转世?” 瞎眼陈往灯里添了勺油:“多行善事,莫负今生。” 这事传到黄鬼村,老周坐不住了,带着衙役冲进油灯社:“陈瞎子,你是不是会妖术?” 瞎眼陈摇摇头:“我只会观灯,灯里映什么,全看人心。” 四、油灯社的午夜凶铃 中秋夜,油灯社来了个神秘客。那人戴着斗笠,浑身湿淋淋的,说要照“亡妻的魂”。瞎眼陈点燃盏白油灯,油面上突然浮现出一张苍白的脸,嘴角挂着水草。 “她溺水而亡,”瞎眼陈皱眉,“且死不瞑目。” 神秘客摘了斗笠,竟是邻村的屠户,上月妻子失足落井而死。他扑通跪下:“先生,她是不是怨我没救她?” 瞎眼陈盯着油灯:“她手里攥着块布,像是从你衣服上扯的。” 屠户脸色煞白——那天他喝酒晚归,妻子落井时他正在村口赌钱。 五、油灯引发的血案真相 屠户走后,狗剩蹲在油灯社墙外偷听,听见瞎眼陈在屋里叹气:“老周啊老周,你年轻时误杀的樵夫,至今还在油灯里晃悠呢。” 这话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全村。老周把瞎眼陈叫到村部:“你再胡说,我让人砸了你的灯!” 瞎眼陈摸了摸油灯:“灯里的事,我只是个传话的。你当年救过三条人命,功过相抵,莫怕。” 六、油灯社的神秘来客 某天,瞎眼陈收到盏奇怪的油灯——灯身刻着龙凤呈祥,却缺了个角。来人说是从义庄废墟里捡的,瞎眼陈摸着灯角突然落泪:“这是我娘的陪嫁灯,当年义庄大火时丢了。” 狗剩这才知道,瞎眼陈年轻时是义庄守庄人的儿子,那场大火不仅烧瞎了他的眼,还夺走了他爹娘的命。 “我观灯不是为了赚钱,”他摩挲着油灯,“是想看看,爹娘在油灯里过得好不好。” 七、油灯社的消亡与重生 县里来了新政,要破除封建迷信,油灯社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瞎眼陈却不慌不忙,把百来盏油灯搬进了黄鬼村小学,给孩子们上“油灯课”。 “这是汉代的省油灯,”他摸着盏陶灯,“省油就是省钱,跟你们省着用作业本一个道理。” “这是唐代的彩灯,”他又指向一盏琉璃灯,“过节挂起来,比你们的灯笼好看。” 孩子们听得入迷,连老周都偷偷来听课。瞎眼陈摸着老周的烟袋锅:“周支书,油灯不是邪物,是老祖宗的智慧。” 八、油灯里的乡村哲学 如今,黄鬼村小学的教室每晚都会亮起油灯,孩子们在灯下写作业,油星子在纸上跳成小光斑。瞎眼陈坐在门口,听着此起彼伏的“沙沙”声,脸上露出少见的笑容。 他给老周的油灯刻了新纹:“灯油有限,人心无限,省着点灯,敞亮做人。” 老周把油灯挂在村部,逢人就说:“陈先生说了,这灯能照见良心,你们别想骗我!” 九、黄鬼村的油灯传说 有人说,瞎眼陈的油灯其实是个“记忆博物馆”,藏着黄鬼村千年的喜怒哀愁;也有人说,他在某个月夜看见瞎眼陈对着油灯说话,油面上映出的竟是老七的脸——那个赊刀人正摸着刀柄笑。 但最让人信服的说法是,黄鬼村的每盏油灯都有个灵魂寄宿,它们白天在灯油里沉睡,夜晚就化作萤火虫,绕着老槐树飞啊飞,像是在寻找前世的故人。 狗剩把油灯社的故事写成《照魂奇谈》,开篇就写:“瞎眼陈的油灯不是镜子,是人心的井,你往井里扔什么,它就还给你什么。” 王寡妇读了直点头:“难怪我照灯时总看见腊肉,原来是心里有愧!” 如今,黄鬼村的油灯依然亮着,只是不再照魂,而是照亮孩子们的书本、老人们的棋盘,还有晚归的行人脚下的路。瞎眼陈说,这才是油灯该有的样子——不是照见过去,而是照亮当下。喜欢荒延村破局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荒延村破局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