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美凤虽完全信任霍曜,仍忍不住调侃:“阿曜,钱多的话不如孝敬妈妈,别真以为自己干的是艺术,花这么多钱买杂志回去干嘛?是不是太浪费?” 霍曜说:“这不是艺术,但这些钱花出去必能引发轰动。 老杨也说了,《风月》首刊虽然热销,但热度不足,所以需要宣传,电视台会答应我打广告吗?” 姜美凤大笑:“你想得太美了,一本小众杂志还想上电视?不怕带坏小孩?” 霍曜耸肩道:“这就是问题所在。 既然不能上电视,那我们就自己造势,用十万炒热杂志,稳赚不亏的交易,为何不做?” 天啊,这种做法真是绝妙! 众人虽不及霍曜眼界开阔,但也不蠢,经他这么一解说,哪还有人想不明白其中奥妙,一个个惊讶得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杨度双眼放光,几乎想给霍曜下跪。 这法子的核心其实很简单,说出来可能毫无价值。 不就是炒鞋吗?一双出厂价几百块的AJ,被炒作者炒到几万甚至十几万,简直不可思议。 既然鞋子能炒,那么制作精良的《风月》自然也能行。 霍曜只是把炒鞋的理念稍作尝试罢了。 杨度说道:“曜少,你的点子太绝了!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到的,你注定要赚大钱。” 霍曜看着占米,说:“这十万给你,知道怎么用吗?” 占米兴奋地思考了几秒,回答道:“曜哥,这钱不能一次花完,要维持一周热度。 我的计划是,接下来六天,明天三万,后天两万,之后三天每天五千,最后剩的三万五在第六天花完。” 霍曜点头表示同意。 人就该这样使用。 骆天虹擅长武术,有战斗力,是执行任务的主力;占米有头脑,热衷于做生意,那就放手让他去做。 自己只需指明大方向,每个人都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 人尽其用,这才是用人之道,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事情谈妥后,接着讨论扩大杂志盈利的问题。 一本杂志的收益不仅来自销售本身,广告收入同样重要,只要经营得当,仅靠《风月》,霍曜每年收入五千万并非不可能。 然后是推广策略,《风月》在港岛站稳脚跟后,可以考虑向东南亚扩展,那里有着更大的市场。 这些正是杨度擅长的领域,不需要霍曜操心。 半小时后,会议结束。 杨度离开。 姜美凤心满意足地走了,临走前未等霍曜开口,便笑着说要辞职享受生活,以后由霍曜供养,若不养她,她只能饿死。 霍曜留下骆天虹、占米、陈小刀等人。 骆天虹问道:“曜哥,还有别的事吗?” 霍曜问:“天虹,我们现在天赐有多少兄弟?” 骆天虹答:“正式成员大概三百多人,最近招了不少新人。” 霍曜说道:“人手不足,规模不大,还有愿意加入的,就继续招,记住,绝对不能碰 !而且他们的战斗力太低,无法应对战斗需求,你需要挑选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成员,教授他们拳术。” “不论他们过去如何,从明天起,每人每天必须练习拳击至少两个小时。 这些人组建青龙堂,你便是堂主!” “我希望能开展正经生意,但条件不允许。 无论是我们的地盘还是杂志业务,要想不受欺凌,仅靠警察简直是妄想,只能依靠自身。 青龙堂对天赐来说至关重要!” 骆天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拍胸承诺道:“曜哥请放心,我一定帮你培养出一群忠诚的兄弟!” 霍曜接着说:“除了青龙堂,天赐还将设立商务部,部长就由占米担任,占米,有信心吗?” 占米笑着回应:“单凭我一个人,确实没把握,但有曜哥带领,我便有了底气!” “很好。” 霍曜继续道:“目前天赐只有这两个部门,未来会根据发展增设更多部门。 想要运作一家公司,必须规范化。 刀仔、乌鸦、师爷苏,你们暂时跟着占米干,委屈各位了。” 陈小刀接口道:“哪有什么委屈,若非曜哥提携,我们如今仍只是无所事事的小混混,怎会有今日的成就?” 师爷苏附和道:“刀哥说得极是。” 占米轻轻敲了下师爷苏的头,调侃道:“你就少说两句吧,现在日子好了,不如去找个医生治治你的口吃问题,不然怎么通过律师考试?” 师爷苏一本正经地说:“占米哥,医生我已经找好了。” 占米惊讶地瞪大眼睛,夸张地感叹道:“哇!医生都找好了还这样说话?你可真行!” 众人哄笑。 占米淡然一笑:“连你这样的人都这么上进,我更不能落后了。 曜哥,我报名参加了商业培训班,打算系统学习经营之道。” 哦? 霍曜微微一愣,重新打量着占米。 他原以为占米只是头脑灵活,天生擅长经商,却没想到对方走得更远。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别人还在虚度时光时,他已经主动提升自我,不过这也算不上意外。 在《龙城岁月》里,占米一手杀伐果断,一手却捧着书卷。 师爷苏说:“曜哥,远远不止啊,占米哥还学英文呢,每天只睡五个小时,我真搞不懂他为啥这么拼。” “闭嘴!区区小事,也值得宣扬吗?” 占米笑着呵斥了一句。 霍曜深深注视着占米,心中再次泛起感慨,有这样的团队,何愁大事不成? “占米仔,你做得对,想立足正途,把生意做好,就得不断学习。 不过每天只睡五个小时,能撑得住吗?” 占米笑道:“没问题的,曜哥。 我们这些飞仔出身的,命硬得很,这点牺牲算什么?” 霍曜拍拍占米的肩膀,不再多言。 一切安排妥当,众人散去,各司其职。 次日,占米开始行动,带着陈小刀、师爷苏、乌鸦等二十余人,在油麻地、旺角、尖沙咀、湾仔、中环等地分头行动,每人都领了一千到三千元,开始回购《风月》创刊号。 油麻地,弥敦道街角一家报摊。 “老板,有《风月》卖吗?” “靓仔,来晚啦,最后一本昨晚卖完,下周五再来看看吧。” “怎么可能!这么抢手?这不是刚发行吗?” 报摊老板得意洋洋地说:“那是全港第一份咸.湿杂志,懂吗?我只进了八本,全卖完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早知道这么畅销,我就该多进几十本了,现在后悔死了。” “啥?原来如此!” 老板一脸色眯眯地道:“当然是《风月》啦,但我不能卖。 这本我自己留着呢,封面都拆了,昨天太忙,还没顾得上看。” 占米焦急地说:“老板,卖给我吧,出双倍价!” 老板一愣,心想这些咸.湿佬真是饥渴难耐,拆封的书也要买? “不卖!不卖!” 老板连连摇头,“我已经说了,这是我的私藏,还没来得及看呢。” 占米一咬牙说道:"我出三倍价,不对,四倍!如何?" "嘶!" 报摊老板深吸一口气,惊愕地盯着占米。 "五倍!就五倍,没得商量!" 占米摇头,摆出要离开的样子,不满地说:"你不卖的话,我就多跑几条街,一本五十块,就算降到四十块也赚得盆满钵满,肯定有人卖!" 报摊老板一把抓住占米的手臂,坚定地说:"卖!给你!五十块拿去,这书归你了!" 占米乐呵呵地递过五十块钱,捧着杂志宛如捧着珍宝,小心拂去表面尘埃,这让报摊老板嘴角直抽,感觉人生被颠覆了。 这家伙是不是疯了? 报摊老板接过钱,嘀咕道:"兄弟,不过是一本咸.湿杂志罢了,有必要这样吗?" "哼!" 占米白了他一眼,摘下背包,拿出两本保存完好的《风月》,又把刚买的那本塞进去,报摊老板看傻了眼。 这时占米才解释:"你懂什么?这是全港首版的咸.湿大作,做工精致,放几个月,十倍价都能出手。 要是再放几年,一本两千块也不愁卖,信不信?" 说完,不管目瞪口呆的报摊老板,转身走了,继续高价收购《风月》。 类似的情景也在其他几个地方发生,《风月》首刊的价值逐渐升温。 没人笨,有些人信,有些人不信,甚至还有些聪明人察觉到背后似乎有人在推动这一切,但这并不重要,霍曜想要的就是这种关注度,《风月》周五上市才是关键。 用现代话说,这就是流量。 黄昏时分,占米、陈小刀等人归来,今天的任务已完成,明天再战。 当众人返回后,慈云山迎来了一个重量级访客。 ... 慈云山有五条成型的商业街,最长的达三百米,最短的不足百米,其中最赚钱且繁华的是翠屏街。 玛丽亚高中就在翠屏街的尽头。 黄昏时分,下班的人潮涌向翠屏街,热闹非凡的夜市就此拉开帷幕。 若论繁华,这条街自然无法与油尖旺、中环、湾仔等成熟的商业区媲美,但胜在人气旺盛。 陈浩南、山鸡、蕉皮、大天二和包皮五人恰好在这个时候抵达翠屏街。 山鸡疑惑地说道:“怪哉,以往这里由巴闭掌管,他刚被除掉,按理说,该有不少小帮派觊觎地盘,近日应该乱成一团才是。” 陈浩南调侃道:“你耳朵有问题吗?没听说过飞仔曜的狠劲儿?谁敢踏足,他就会让人吃不了兜着走。 进来容易,出去难,比我们洪兴还霸道。” 山鸡嗤之以鼻:“南哥,你不会真信了吧?不过是个屋邨的小混混,哪有人有这样的能耐?江湖上的传闻不足为信。” 陈浩南平静地说:“信不信随你,但我们看到的事实就是这样,难道你要质疑自己的眼睛?” 山鸡哈哈大笑:“那些插旗失败的都是依附大帮派的废物,只要给我三百人,今晚我就攻入慈云山,让洪兴的旗帜插在那里。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哥,你觉得如何?” 陈浩南微微一笑:“当然信,怎么不信?你可是威名远扬的鸡爷。 不过,这事就算了,要是传出去,别人会说我们洪兴仗势欺人,多没面子。” 众人谈笑之间,已走到翠屏街街角,玛丽亚中学映入眼帘。 山鸡挠着头说道:“糟糕,好久没上学了,忘记放学的时间,这要怎么找到飞仔曜?” 陈浩南陷入沉思。 突然,“哇!” 的一声传来,蕉皮盯着街角的报摊惊呼:“太棒了!我最喜欢这本咸湿小说!昨天太忙都没注意到新书上市,现在再买怕是来不及了!” 摊位 摆着一本《风月》。 蕉皮搓着手,露出猥琐的笑容,正要伸手去拿,却被报摊佬一把拍开,趾高气昂地说:“小伙子,这是我自己看的,不卖,想买就选其他的。” 这位报摊佬五十岁出头,头发花白,平日里大家称他为白头佬。 香蕉皮愤怒地冲着白发老头大喊:“你算什么东西?卖报纸的也敢摆谱!我是来买报的,你这样嚣张算怎么回事?顾客是上帝,懂不懂?” 白发老头依旧冷淡,语气强硬地说:“别惹事,对你没好处。” 陈浩南和山鸡一脸困惑。 这种卖报的老头怎么会如此倨傲?不过是个卖报纸的,哪来的底气? 香蕉皮更生气了:“老头子,你再拽试试,信不信我毁了你的报摊?” 白发老头非但不惧,反而目光中透出一种期待,这让陈浩南和山鸡十分疑惑。 到底怎么回事?喜欢港片:开局拍电影,主角叶子楣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港片:开局拍电影,主角叶子楣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