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在一片沉默中,集贤院学士张九龄从容出列,淡淡说:“何足为奇?我大唐有远胜于此的珍品。” ee不一会儿,只见侍卫们抬着一筐炭上来了,张九龄随手拿起其中一块:“这便是我大唐的珍宝。” ee群臣都露出尴尬的神色,连龙椅上的天子脸色也不好看。 ee“白龙皮只能暖一室一殿,这块木炭,却能暖天下。 ee这一刻,阳光如同瀑布般洒进大殿,也许是光线太过明亮,张九龄修长的身形,宁静如水的神色,有种令人目眩神迷的美。新罗使臣捧着满手金银珠宝,突然竟有几分自惭形秽。 ee君子如玉,国士无双。 ee唐朝时官员服饰颜色有严格规定,七品官员穿浅绿色,六品穿深绿色,五品穿浅绯色,四品穿深绯色,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紫色。品级若是没有达到,天子特许穿紫色,称为“借紫”。 ee等百官退朝之后,李隆基特命他留下,神色不悦地问:“朕赐你借紫,为什么不穿?” ee“你啊你,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个脾气!”李隆基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却也有些动容。 ee李隆基最初听说他诗文清绝,只当他是个才子;后来见了面发现他长得好看,说话却很不中听,是个风骨直臣;再后来,才发现他知政决断,还有宰相之才。 ee“陛下?” ee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授中书侍郎;开元二十二年,官拜中书令,授同平章事,成为了大唐帝国的宰相。 ee处理繁重的朝务到深夜时,张九龄偶尔会搁笔望向窗外的孤月,当年的知己与挚友,可会在九天之上,看到如今的天下? ee下级官员傍晚递来的文卷与议事,常常第二日清晨就有宰相的批阅。因为勤勉,也因为清正,张九龄在百官中深得人心,但,也有人与他不大合拍。 ee烟花三月,李隆基突然想要乘着春光明媚下扬州巡游。张九龄不赞成:“如今正是春耕之时,陛下巡游,沿途农田的春耕必然受扰。” ee龙榻上的李隆基眼前一亮,多看了其貌不扬的李林甫几眼。 ee宰相长身玉立,一身清拔之气,眸子如同玉壶盛冰,让昏昏欲睡的帝王一个激灵。 ee直到议事结束,两人起身离去,从始至终,张九龄都没有看李林甫一眼。 ee夏日来临之时,李隆基召张九龄进宫商议,提出想立李林甫为副相。 ee李隆基有些不高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爱卿为何一直容不下哥奴?”(注:哥奴是李林甫的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