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牧! 绝对是赵牧那小子又出手了! 此刻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君臣二人,看着太子那豪气干云的身影,映入眼帘的,却是赵牧那张似乎永远挂着懒散的脸。 整个两仪殿内雅雀无声,落针可闻。 唯有烛火噼啪燃烧。 可这时满殿所有的目光,却全都如同被一条无形的线条牵引着似的,纷纷投向了那高踞御座,握着最终决断权的李世民...... 就连刚刚慷慨激昂说罢破敌良策的太子李承乾,也是如此.... 李世民放在御案上的手,之前的紧握指节也缓缓松开。 身体微微前倾,冕旒玉珠轻碰作响。 可珠帘之后那双深不可测的龙目,却是再次牢牢锁定了御阶之上那锋芒毕露的太子,仿佛是要将太子这惊世之策的每一条脉络,每一个字眼都审视个清清楚楚......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流淌。 似乎每一息都显得格外漫长...... 直到过了良久....... “太子……”李世民缓慢却极为沉稳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就好像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清晰地传入所有人耳中。 “此策,甚合朕心。” 李世民肯定了战略方向,却并没有立刻下旨。 而是将那鹰隼般目光投向阶下群臣。 随后才带着帝王的威压与探寻,问道:“诸位爱卿,太子建言实为粮草,然粮秣转运,军械筹备,后方调度等等都是千头万绪却关乎大军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重责,如山如渊,何人可担?” “诸卿可有举荐?” 皇帝这一问,却是将这些刚刚被太子那“灭国”方略给震撼到失神的众人,瞬间拉回了冰冷的现实。 大军后勤总管? 若是以往,这个位置怕是所有人都会争到抢破脑袋! 毕竟这可是天下一等一的肥差..... 可是现在...... 这哪里还是以前那般的肥差,分明就是架在火上的位置! 干好了是分内,干砸了......那可就是万劫不复的罪责! 毕竟......这场大战关乎后勤的关键命脉。 眼下可就在东宫手里死死攥着呢! 许多心思不正的大臣,眼神略带贪婪的瞅着那几个东宫属官手中牢牢抱着的新政三策方略...... 但更多的人,却是意识到了,今日这场军议,最起码后勤这一块是能有个结论了...... 长孙无忌见所有人都不搭腔,目光一闪率先出列。 “陛下明鉴,这大军后勤总管之职,深悉全局且能调和四方者不可。”这老狐狸声音沉稳,却也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继续说道,“臣观三省六部主官,各有司职,中枢运转片刻离之不得。” “譬如陈国公侯君集,须得坐镇兵部,统筹天下兵员征调,军情驿传还有舆图堪合,已是分身乏术。” 他巧妙地避开了直接反对太子,言语间将侯君集钉死在兵部的位置上,同时直接点出洞悉全局四个字,暗示太子乃最佳人选。 毕竟眼下这满殿群臣,谁还敢说自己比太子殿下还能洞悉全局? 刚才所有人还在为怎么解围而争吵个不休的时候。 人太子殿下,都已经考虑好了,大唐如何灭了那薛延陀! 其实这老家伙早已看出,以陛下今日的反应,这后勤之责最终肯定是会落在太子殿下身上,所以干脆便头一个跳出来支持...... 果然,他话音刚落,老相房玄龄便立马紧随其后! “陛下,臣附议!”这房玄龄苍老的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意味道,“今日能纵观全局者,唯有太子殿下一人,况且太子殿下方才所呈那灭国方略,其根基便在于那新政三策!” “这屯田选址关乎就近储粮,稳固后方。” “税关布设也有利于战时就地征调财货,充盈军资!” “那商路更能优化粮草军械等转运时速,畅通命脉!” “甚至乃至边地仓廪实情,道路状况,殿下皆可利用此三策了然于胸,朝中已是无人能出其右!” “老臣觉得,便由太子殿下亲自主导。” “并以新政为基,统筹后勤,方能将此方略落到实处事半功倍!” “方能解大军远征后顾之忧!”说道此处,老相上前一步,对着御座深深一揖,郑重道:“臣,举荐太子殿下总领此责!” 他直接将太子的新政与后勤重担捆绑,理由充分且难以辩驳。 也算是将许多文臣此时心中所想给全说了出来...... 可听他说完,那户部尚书戴胄脸色却是变了又变! 他心想自己掌管天下钱粮,深知此责之重之险,却也更担心太子年轻气盛,经验不足,调度失当引发地方反弹或粮道中断。 犹豫再三,他额角渗出一层细汗。 但终究......还是硬着头皮出列,声音带着忧虑反驳道:“陛下......房相与赵国公所言…...句句在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后勤转运,涉及钱粮巨万!” “但民夫征发,地方官吏协调,还有沿途州县供给等等事务极其繁杂琐碎,非经年历练者难以驾驭。” “且以上种种都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稍有不慎,便是贻误军机之重罪…” “太子殿下虽…....虽有新政之利,洞悉根本......” “然毕竟…毕竟…”这戴尚书说到这儿,却忽然卡主了。 后面其实还有年轻识浅,未经历练等话。 但分明就在皇帝偷来那锐利的目光下,终究也是没敢吐出口。 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李承乾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 舅舅和房相的鼎力支持,戴尚书的忧心忡忡。 甚至还有那些默然不语者眼中的疑虑...... 李承乾看着看着,却是心中忽然冷笑,可面上却依旧沉静如水。 想了想,他也干脆又踏前一步,对着御座朗声道:“父皇!” “儿臣深知此责如山如渊,然值此国难当头,社稷危殆......” “儿臣敢请此任!”李承乾坚定且清晰的声音,瞬间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随后更是有条不紊继续说道,“其一,新政三策乃儿臣呕心沥血之作,其条陈细节,可用之仓廪,可调之民夫,可疏浚之道路,自然也是儿臣最为了解,便可省却诸多磨合周折,抢占先机!”喜欢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