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斜视着他。 朱元璋又开口道:“若你执意经商,不如将明黄商会并入皇店运营。" 李伟沉思片刻后点头同意,随后问:“那利润如何分配?五五分如何?” “咱给你俸禄,你为咱效力,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俸禄还能加些,商会方面也能领七品职俸。"朱元璋说道。 李伟深吸一口气,这岂不是让皇店吞并了自己的事业,以后只拿固定薪水? “不行,五五分!”李伟坚决道。 朱元璋瞪眼喝道:“胡闹,最多给你一成!” 李伟也瞪眼反驳:“什么都不做就能拿走九成,你真以为合理?” “有何不合理,咱觉得合理得很!” “陛下,我这儿有一好物,要不要看看?”李伟怒气冲冲地说。 朱元璋冷笑着伸出手接过宝刀,问:“什么宝贝?” 李伟犹豫了一下,“没什么,开个玩笑。" 心里骂着这糟老头子不知廉耻,也不再提四成的事,直接说道:“三成吧,不然这官不做也罢!” 朱元璋脸色难看,冷哼一声才勉强答应。 其实他内心很满意,毕竟像李伟说的那样,他没付出却占大头。 而李伟也有自己的考量,挂靠皇店至少能正大光明经商,同时获得皇家背景。 “陛下,你可以占七成,但商会经营仍由我负责。" 即便分出去七成利润,管理权也绝不能放手。 “这要看你的表现,若满意则继续交给你,若不好一样会换人。"朱元璋给出一个模糊的答复。 他知道若让太监管理,可能会重蹈皇店覆辙,但派太监也是必要的,他们是皇权的象征。 “另外,朕让你担任工部侍郎可不是摆设,你这两天就赶紧到工部报到!”朱元璋处理完生意上的事,便开始交代正经事务。 “工部侍郎的工作多吗?”李伟略显忧虑地问。 “不多,挺轻松的!朕已经调整了军器局的设置,你只要负责管理好军器局,尽快生产一批燧发枪出来,朕想尽快组建一支火器部队。"朱元璋说得轻松自如,他认为自己才是最忙碌的人,其他人都是清闲得很,特别是面前这家伙! 听到轻松二字,李伟稍稍放下心来,但他不清楚朱元璋所谓的轻松与他的理解有着不小的差异。 在谈妥分红之后,李伟又被授予工部侍郎之职,这才得以离开皇宫。 回到家中,沈经再次来访。 “李大人,前几天商议的事情您有何想法?”沈经问道。 李伟叹了口气说:“情况有变,如今商会里我只占三成股份,剩下的七成全被那位……全被陛下拿去了。" 沈经闻言一愣,什么叫被陛下拿走? “李大人的意思是,明黄商会现在成了陛下的了?” “也不是完全这样,我占三成,他占七成。" 沈经听后惊讶地说:“这么说来,明黄商会现在成了真正的皇家资产了?” “嗯,可以这么讲吧。" 沈经兴奋不已:“这是好事啊!恭喜李大人!” 李伟斜眼看了他一眼:“这算什么好事,陛下什么都没做就夺了我七成股份,如果不是……算了,我也无计可施。" “李大人,这话不该这么算账。 您想想,那是陛下!今后明黄商会成了皇家产业,那前景必定不可限量啊!” 李伟思索片刻,他知道沈经的意思,有了皇室的支持,明黄商会的发展将畅通无阻,但李伟总觉得无缘无故损失了大部分利益,心中难以释怀。 “李大人,您目前还持有三成股份,我沈某依然愿意出资十万贯,购买您三成股份中的三分之一,不知您意下如何?” 沈经满怀期待地说道,即便是和皇帝合作亏本也干,这已不再是钱的问题! 李伟听着有些动心,这个价格已经相当不错,相当于给了明黄商会百万贯的估值。 想了想,他觉得让沈经加入也无妨,而且日后还能引入更多股东,按照现代公司的模式迅速扩张。 而且这样还有一个隐秘的好处,或许将来可以稀释掉老朱的股份。 虽说在这个时代皇权至高无上,但历史上颠覆皇权的不都是资本吗? 想到就做,李伟应允了沈经的要求。 “多谢李大人!”沈经兴奋地致谢。 十万贯虽不算少,但与能与皇帝合作相比,那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小数目。 毕竟当初沈家为了朱元璋修城墙,可是出了几百万两银子呢。 “这两日我拟一份商会章程,到时候咱们一起讨论。" 李伟准备起草一个公司章程,让明黄商会以正规公司的形式运作起来。 “好呀好呀,全凭李大人安排。"沈经急忙答应。 李伟自嘲地笑了,他自己哪里做得了主,终究还得看朱元璋的意思。 又与沈经商议了一些细节,沈经虽然对他的某些想法感到新奇,但也没多说什么。 基本框架敲定后,李伟送走了沈经。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要转身回去,忽然一个小姑娘从墙角蹦出来叫住了他。 “李大人留步。" “你是?” 李伟看着这个姑娘,觉得有些眼熟。 姑娘委屈巴巴的,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是燕王府的丫头,王爷让我今后留在李大人身边伺候。" 李伟顿时想起,这就是之前向自己买过香皂的那个丫头,朱棣果然把她送过来了。 “好了,你回去吧,我明白王爷的心意了。" “求大人收留我吧,王爷下令把我赶出王府,说今后我必须好好伺候老爷,要是老爷不留我,我就无家可归了,呜呜呜呜……” 其实这丫头并不愿意来,当王府的丫头不仅待遇好,出去也更有面子,就像上次买肥皂的时候都没人敢跟她争。 然而朱棣执意要把她送给李伟,她找徐妙云帮忙说情都无济于事,只好乖乖过来。 李伟挠挠头,无奈叹了口气道:“唉,好吧,你进来吧。" 进到后院,把这丫头交给小青,李伟这才回到自己房里。 回到房间,李伟开始起草商会制度,首先确定董事会制度。 按道理说,董事会成员是由股东会选举的。 目前股东只有三个,分别是朱元璋的皇店、沈经和自己。 朱元璋占七成,沈经一成,李伟两成。 如此看来,董事人选还是由朱元璋决定的,真让人头疼! 李伟率先提出了三个人选,他自己、沈经,再加上朱元璋那边可以再派个太监过来,同时给自己赋予执行董事的身份以及一票否决权,这样就能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接着,他们讨论了董事会的构成,李伟自告奋勇担任执行董事兼会长,沈经为副会长,至于朱元璋那边的人,则授予其监事权,但最好什么事都不参与。 随后,李伟计划把人事、财务、市场、行政等各部门的权力划分以及未来外地分公司的管理权限全部安排妥当。 即便目前明黄商会人手不多,这些制度仍需提前制定,以便日后扩张时直接沿用。 起草完毕后,李伟认真校对并抄写成正式奏书,呈递给朱元璋审阅。 次日早朝结束后,李伟立刻将这份商会管理方案递交给朱元璋。 朱元璋看完奏书,表情愈发严肃。 这是一套体系严谨的管理制度,各部门职能分明,职责明确,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家伙竟然有这样的能力。 更让他警觉的是,他在这份制度中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架构形式,与他一贯推崇的集权管理模式截然不同! “不行!” 朱元璋脸色阴沉地拒绝了。 李伟早已有所预料,知道其中不少内容朱元璋肯定不会接受。 “陛下觉得哪些地方不妥,可以修改。" 朱元璋冷眼瞪着他说道:“股东会这个机构直接废除,会长、副会长以及监事的人选由朕亲自决定,你可以推荐人选给我,但最终决定权在我手里!至于其他职位设置,随你安排。" 朱元璋直接取消了股东会,将会长、副会长和监事的职位置于最高层,并且牢牢掌控任命权。 寥寥数语就彻底粉碎了李伟试图通过稀释股权来排除自己的念头。 李伟听后略感惊讶:“陛下,您已经持有七成股份,按理说已经完全掌握了大局,何必非要废除股东会呢?” “哼!无论占七成还是占一成,都得我说了算!” 朱元璋语气强硬。 “好吧。" 李伟无奈接受,反正终究还是您做主。 “这个沈经又是谁,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朱元璋追问。 “啊,他是一名商人,我把三成股份中的两成转给了他,陛下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做生意这类事情交给商人来做更为合适。" “你出售了一成股份?具体卖了多少?”朱元璋饶有兴趣地询问,他对沈家有所耳闻,知道这家人十分富裕。 “十万贯。" 李伟平静地回答。 “多少?十万贯?” “没错。" 朱元璋听后颇为震撼,卖出一成股份就价值十万贯,那么他那七成股份,岂不是可以直接卖到七十万贯?喜欢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