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拜托您了,有任何需要尽管提,我会尽力满足。” 朱桂说。 “不用那么麻烦,只要一支笔和墨水就好。” 这话一出,朱桂立刻派人去准备。 这时,朱桂拿出了自己造的钢笔。 “苏先生,您看我这支笔如何?” 苏晨听了这话,接过朱桂手里的钢笔。 他手里仔细端详,脸上露出惊奇的表情。 丝毫看不出这是一支笔。 毕竟,它和平时写字用的毛笔大不一样。 手感也很硬。 “殿下,这真是一支笔吗?” 面对苏晨的疑问,朱桂坚定地点点头。 然后,拿出一张纸让他写。 苏晨半信半疑,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诗。 随即,露出了非常吃惊的表情。 他有些不敢相信,这真是一支笔。 和过去的毛笔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甚至开始想,如果这种笔能大量生产,一定能弥补毛笔的不足。 毛笔虽轻,但写出的字太厚重。 而且要用很多墨水。 每次写之前,都要研墨多次。 而这种钢笔,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 “苏先生,您觉得这支笔如何?” 一旁的朱桂,满心期待地问。 “真是太神奇了,书写不仅流畅,还能很好地弥补毛笔的不足,不知殿下是如何研究出来的?” 苏晨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既然如此,这支笔就送给先生了。” 苏晨一听,有些意外。 他连忙拒绝,这么贵重的礼物他不敢收。 但在朱桂的再三坚持下,还是收下了笔。 因此,苏晨决定倾尽所学。 不久,管仲拿来了笔和墨。 朱桂也开始学习。 而他手里的永久性圆珠笔,也让苏晨好奇起来。 这支笔和他的钢笔完全不同。 根本不需要吸墨,就能在纸上写字。 这让苏晨兴趣大增。 但出于身份考虑,他没开口询问。 接下来几天,朱桂的字进步飞快。 这全靠系统。 让他能快速掌握所学。 看到朱桂的进步,苏晨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苏先生,您觉得我参赛时用哪支笔写字更好?” 朱桂问苏晨。 闻言,苏晨想了想。 按他的看法,还是用毛笔好些。 毕竟,钢笔的字没有那种饱满的感觉。 而且比赛用的纸都是横幅式的。 如果用钢笔,字可能不显眼。 很难达到毛笔的效果。 听了这话,朱桂点点头。 确实如此,钢笔的局限性也体现出来了。 钢笔和毛笔各有千秋。 “明白了。” 朱桂答道。 一个月后就是诗词大赛了。 朱桂的字已经练得炉火纯青。 无需再花时间练习。 毕竟有系统在,学过的东西他是不会忘记的。 “多谢苏少傅这些天的教导。” 朱桂礼貌地说。 “十三殿下客气了,能做您的老师是臣的荣幸。” “若无其他事,臣就先退下了。” 苏晨答道。 然后,坐上朱桂安排的车离开。 第二天一早,朱桂就忙活开了。 他花了两天多时间,教会了管仲等人制作钢笔。 接下来,就是大规模生产钢笔了。 大约半个月后,已造出上百支钢笔。 很快,朱桂把这些钢笔发给了代王府的书生。 让他们体验,同时给自己反馈。 只有彻底得到书生的认可,钢笔才能进入下一步生产。 书生们看着手里新奇的笔,一时不知如何下手。 幸好,朱桂也教了他们使用方法。 不久,多数读书人也慢慢掌握了钢笔的使用方法。 他们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赞誉,认为钢笔比毛笔更易操作,书写更为自如。 朱桂见众读书人均给予高度好评,满意地点了点头。 如此一来,下一步的生产计划便可以启动。 不出三天,朱桂便把制造钢笔的技术传授开来。 短短两天内,招募到了上百名工人,其中多为女性,因女性更擅长此类精细工作。 钢笔的生产迅速规模化,四天后,朱桂又建立了一个专事钢笔生产的厂房。 厂房各处堆放着制造钢笔所需的原料,庆幸的是,这类钢笔的制作过程颇为简易,只需组装所需部件即可。 一切步入正轨,朱桂得以专心筹备诗歌大赛事宜。 他先抄录了数十首自己熟知的“八七三”古诗,从中精选了几篇,确保这些诗作并非出自明朝以前的朝代,以免背上抄袭之名。 经过甄选,朱桂选定了《沁园春·雪》,这是一首近现代诗歌,辞藻华美。 诗稿完成后,他请苏晨品评。 苏晨见到此等佳句,瞬间惊异不已。 他清晰地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意境之美,且极为应景。 “殿下才情过人,竟能创作出如此华美的诗词。” 苏晨激动地说。 朱桂闻言,自信地笑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先生,您看我的作品,有没有可能夺得诗词大赛的魁首?” 朱桂问道。 “稳操胜券,我敢向殿下保证,” “此诗一经面世,定能摘得大赛桂冠。” 苏晨答道。 他这话不无道理,这首诗词无论长度还是语言的华美,均可用“完美”来形容。 听了这番话,朱桂内心激动万分,同时深感自豪。 近现代伟人的诗词能获得明代少傅的认可,实属难得。 而苏晨亦承诺保密,毕竟这是朱桂参赛的作品,一旦泄露,恐遭抄袭。 距诗词大赛仅剩不到十天,届时将有近百名书生从各地汇聚京城。 评委正是宫中的少傅。 比赛规则简单明了: 每位参赛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少傅逐一评审,评分最高者进入最终决赛。 大赛分初赛与决赛两轮,旨在高效。 朱桂回到府中,开始为决赛挑选诗词,这让他颇为苦恼。 虽写下多首熟记于心的诗词,却总觉得不甚妥当。 “清代的诗词有哪些?我竟一时想不起。” 朱桂暗自思忖。 赛期日益逼近,时间紧迫,朱桂需加快步伐。 这日,他走出代王府,漫步街头寻觅灵感,或许某物能激发他对某首诗的记忆。 他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眼神迷离。 忽然,朱桂仿佛发现了什么,连忙朝那方向走去。 不久,只见枫叶悠然飘落,枫叶的色彩唤醒了朱桂对一首诗的记忆。喜欢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