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全天下的目光都转向了朱桂? 就算朱桂能捣鼓出一堆新鲜玩意儿, 但他是明朝第十三个皇子,无论如何也当不了皇帝。 难道全天下人都看不明白这一点吗?! 朱樉心中的疑惑越来越重。 “不过还好!” 想到朱元璋的存在,朱樉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 不像那些不明事理的世人, 几个月前,朱元璋特意给朱桂设置了障碍。 在朱樉看来,这是朱元璋有意打压近来风头正劲的朱桂。 毕竟朱桂终究只是第十三个皇子, 如果气势过于嚣张,会影响皇子之间的团结。 想必这也是朱元璋为了平衡所采取的措施。 顺着这个思路, 就意味着, 不管现在世人如何赞美朱桂, 朱元璋那里肯定会稳如磐石,一言不发! “这样的话,也不错。” 想到这里,朱樉的气息稍微平复了些。 然而就在这时, 不远处有个仆人跑过来, 边跑边大声喊: “殿下!” “应天府传来最新消息!” “陛下听说了代王的事迹,非常高兴!” “亲自为大同府题字:大明第一工业重镇!现在已经送去大同府了!” 朱元璋亲自题字! 轰! 这个消息对朱樉来说, 无异于晴天霹雳! 朱樉顿时感到天旋地转,身体再次摇晃起来。 但由于他刚才踢了两个人, 这次没人再过来扶他。 而朱樉的脑海里,只有三个字在盘旋。 为什么? 朱元璋不是要打压朱桂吗? 怎么又突然题字了? 而且不只是给朱桂一个人题字,而是给整个大同府题字庆祝! 这个题字既是赞扬大同府官民,也是对治理大同府的朱桂的无上荣耀! 几乎同时, 一股嫉妒之火在朱樉心中腾起! 凭什么啊?! …… 在晋王府里, 晋王朱棡听说了关于朱桂的消息, 比如朱桂拍卖经营权,仅仅两轮就赚了六千万两! 又比如朱元璋得知朱桂的消息后,亲自为大同府题字:大明第一工业重镇! 还有,因为大同府拍卖经营权的事情热闹非凡,各地的人都去凑热闹,世人因此称大同府为第一商业中心! 这些事情, 这些事情一件接一件, 让晋王朱棡感觉脑子有点转不过弯了! "朱桂这小子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他怎么就这么能折腾呢?!" 晋王朱棡挠挠头,一脸茫然地看向前来传话的仆人,问道。 那仆人也不清楚来龙去脉, 只好赔着笑脸回答说: "回殿下的话,这个小的也不太清楚。" "不过街坊邻居们都在传,说代王就像是老天爷派来的太阳,给大明朝指明道路的。" 听了这话, 晋王朱棡嘴角忍不住微微抽动。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朱桂成了太阳? 还能指路呢? 晋王朱棡眉头一皱,脑中灵光一闪。 他琢磨出一条新计策! 朱桂挖墙脚,连老爹朱元璋的藩王府都不放过,老爷子居然不恼火。 如此说来,得换个法子对付这家伙了。 此刻, 正好民间流传的那点事儿,给晋王朱棡提供了敲打朱桂的好由头。 “哼!” “代王当自己是天降的太阳不成?!” “这天地间,太阳唯有一个!” “那便是父皇!” “他人妄自称大,实乃大不敬之罪!” “我得拟份奏折,参代王朱桂僭越之罪,待会儿你替我呈给父皇!” 晋王朱棡冷哼一声,摆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似乎对朱桂的僭越行径深恶痛绝。 言毕,朱棡将原先预备用来弹劾朱桂无所作为的奏折撕毁,转而起草起控诉朱桂僭越的新折。 朱棡不信朱元璋能无限制地偏袒朱桂,任由其权势日增。 …… 燕王府内,燕王朱棣亦获知了朱桂的消息,包括其获利数千万两及朱元璋亲笔题字之事。 朱桂此举,既在朱棣预料之中,又出乎其预料之外。预料之内,是朱桂必有新动作;预料之外,则是朱桂的成就远超其想象! “两轮经销权拍卖又入账六千万两,且还将继续拍卖。” “这么说,小十三凭此可能赚上亿两白银?!” 燕王朱棣不由自主地低语,这庞大的数字对他而言冲击巨大,即便是身经百战、意志坚定如他,也感到一阵晕眩。 毕竟,这样的财富,即便是靠封地税收,朱棣也需百年方能累积。而朱桂,仅仅四个月便达成。 四月与百年,差距何其悬殊! 朱棣因朱桂在军中根基不深而生出的信心,再次动摇。以朱桂的能力,恐怕许多人愿投其麾下,共享富贵,就连朱棣军中的关系网,他也不敢保证在朱桂的招募面前能不动摇。 陶光啸察觉到朱棣的动摇,眉头紧锁。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尽管他也被朱桂的敛财手段所震撼——毕竟,如此短的时间内积累如此巨额财富,前所未闻! 但如今,朱棣与陶光啸已同舟共济,无法抽身。此时,作为谋士的陶光啸,首要任务是稳固主上的信心。 思忖片刻,陶光啸开口道: “殿下是否忧虑代王财大气粗,声望日隆,恐将来难以驾驭?” 朱棣闻言,目光转向陶光啸。往昔,他从未考虑过能否驾驭朱桂,彼时兄弟和睦。 然而,自朱标病重后,朱棣对皇位生出觊觎之心,风头正劲的朱桂自然成为其强劲对手之一,驾驭与否,不得不虑。 “嗯。”朱棣点头,未多言。 陶光啸见朱棣态度明确,略感宽慰。这表明自己多年来的撺掇并非徒劳。 随即,陶光啸轻笑道: “其实,即便代王财源广进,殿下也无需担忧。” 朱棣一愣,朱桂的财富增长已令他震惊,而陶光啸却说不必担心,何故? 不待朱棣询问,陶光啸解释道: “殿下可曾听过‘邻储粮我储枪,邻即我粮’之言?” “代王一心敛财,忽视军事建设。真若乱世,以我军实力,大同府自会成为我们的钱库。” 陶光啸此言,令朱棣眉头微蹙,总觉得哪里不对。毕竟,朱桂有钱亦能募兵。 陶光啸再抛定心丸: “不敢欺瞒殿下,我在大同府布有暗线,此人可助我们掌握朱桂一举一动,殿下大可放心!”喜欢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