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回去的一路上,我与老和尚都十分默契地保持着沉默,心里不断复盘刚刚发生的一切。 直至终于回到了极乐寺,我才找机会向其问出了我心里面的疑惑之处: “对了老和尚,你当时是怎么知道我遇到了情况,然后才坐上地铁来帮我的?” “菩萨指引。”老和尚回答的语气依旧平淡,仿佛这件事是本就该发生的一样。 “不对!”我当即反驳了老和尚给出的答案,随后又接着问他: “你我分明是一同前往,为何菩萨却偏偏只给了你指引,而让我去孤身犯险? 更何况你那茶盏分明是提前准备好的,为什么出发前我没有听你提起过?” 可面对我的质问,老和尚则是一反常态,用沉默来给了我最为无声的回应。 此时我又突然回想起临走之时,老和尚对吹笛人说出的那一句经文: “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以此连绵,求出无期。” 这句出自于《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经文,乍一听可能并不会让人感到有什么突兀。 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老和尚突然说出这些话,反倒更像是在对吹笛人进行一种定义式的宣判。 想到此处,我额头上不禁冒出几滴冷汗,同时心中也产生了一个十分可怕的猜想。 “当时...你为什么不亲自动手?” 我竭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试图以最委婉的方式向老和尚问道:“难道说因为你是佛门弟子,才不方便动手的是吗?” 闻听此言,老和尚不置可否,但也并未因我质问的语气而产生任何情绪。 见状我又继续问他:“还是说,就连这些也是菩萨给你的指引? 是菩萨让你不必亲自动手,并告诉你这场修行中的一切造业之事,都交由我来承担的?” 而这一次,或许是感受到了我对其的怀疑,老和尚则是当场反驳道:“并非如此!” “那为何要对吹笛人先罚后判?为何在我惩戒他之前你不念经?偏偏在我动手后,你才对他做出那样的宣判!”我继续质问他道。 “为何你也受了菩萨的安排,但却一直以来都没对那些祸害生灵的邪魔外道真正下过狠手?” “又是为何...” 此时我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疑惑,向老和尚嘶吼问道:“为何你屡屡行为反常,为何你始终以各种方式引导着我一步一步推进?” “如果菩萨什么都指点了你,那又为什么将我感召至此,加入到这从头到尾的一切里?!” 话已至此,虽然心中有万般不情愿,但我却还是问出了捅破窗户纸的最后一个问题: “我...是菩萨替你找来的‘黑手套’对吗?” 这个问题一出,老和尚脸上的表情顿时五味杂陈。不知是因内心的挣扎还是什么,我竟能从他的眼神里看到愧疚之意。 “好一个出家人不打诳语!”见状我几乎是怒吼着看向了老和尚,试图与他进行目光上的对视: “你的确没违背出家人的戒律。从头到尾,你确实一句话都没有骗过我,但却一直都瞒了我这些。” 直至此时,我再也无法将眼前之人视为那个亦师亦友的前辈。 就连从前对其经历所生出的种种敬佩,也都随着真相的浮出而让我感到恶心。 而反观此时的老和尚,虽然他仍是一言不发,但却已经不太像是为了回避问题,反倒更像是出于内心羞愧的无言以对。 “以后的事我不管了,随便菩萨怎么责罚我都愿意受着。” 失望至极的我冷冷丢下这一句话,随后便决绝地离开了极乐寺。 等回到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来到堂单面前长跪不起,一直从天亮跪到了天黑,即便双腿发麻也没离开过堂单半步。 我跪,是因为对于我家的满堂仙家而言,能为地藏王菩萨做事是莫大的机缘,但现如今这事却被我硬生生给推掉了。 但同样的,我选择这样做,也恰恰正是因为我将仙家们看得比我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机缘固然难得,但我却并不想因此而带着仙家们去给人当黑手套,专做一些别人碍于身份无法亲手做的事情。 世人总说,我们这样的出马弟子是“巫婆神汉”,常行一些装神弄鬼之事,难登大雅之堂。 还说我们堂上的仙家都是“被毛戴角,湿生卵化”的妖邪,说他们无论修行多久,都其心必异。 之所以人们会有这些成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许多出马弟子和修行不足的散仙压根没有底限。 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他们就什么都愿意做。 这些事情小去到装神弄鬼,骗人钱财;大到为了一点点功德名利,就自降身价去做一些旁人不愿染指的脏活累活。 别人可以如此,但我却不愿意。 若还要让我带着自己的满堂仙家去做这些,那我更是一百个不愿意。 我们自有我们的善心善行,就像我们从前愿意奉关圣帝君之命去擒拿恶鬼一样。这是受了正大光明的指派,且去打的也是真刀真枪的硬仗。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要我去做个工具人,专门代替佛门弟子造业?这种事情即便能积累功德也非我所欲为。并且也绝非我家仙家们所想要的功德圆满。 那天,我在堂单前跪了许久,堂上的各路仙家也都纷纷给了我感应。 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告诉我,说他们很支持我的做法。并且各家长辈还让我不必多虑,他们不会因此而对我感到失望。 但在最后,轮到身为碑王教主的老太祖与我沟通之时,他老人家却在勉励我之外,还给我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路。 当时他老人家传音问我:“好孩子,你是否真的想就此不再掺和这事?” 经老太祖这么一问,我心中便开始不断闪过那些日本阴阳师所做的恶行,这些属实是让我恨得牙根直痒。 正因为还念着这份国仇家恨,也导致我犹豫许久,始终都没能给老太祖的问题一个答复。 见我如此,老太祖索性很直白地告诉我道: “我知你不愿放过那些恶贯满盈的异邦术士,若你真能眼睁睁看着不管,那便也不配做我的子孙了。” 在替我说出心中的答案之后,老太祖突然又话锋一转,提起了他生前的往事: “好孩子啊,你可还记得,老祖我生前可是领兵之人?” “自然记得。”我忙答道:“我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将您和您麾下那些将士们视为楷模的。” 闻听此言,我感应中老太祖的声音竟突然流露出了些许笑意,似乎他是在为我的回答而感到欣慰。 只听老太祖声如洪钟,笑着对说我出了四个大字: “那便不难!”喜欢百年堂口出马笔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百年堂口出马笔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