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旭睡得迷迷糊糊的,嘴里嘟囔着:“妈,找我啥事呀?”然后一个激灵坐了起来。 “东旭啊,妈以前没跟你讲,其实你还有个舅舅呢。 二十多年前,我跟你舅舅走丢啦。刚刚棒梗说可以找政府帮忙找你舅舅,是真的不?” 贾张氏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有点儿发颤,能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那心情,可太激动啦! 贾东旭被他妈说的话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想了想,说道: “妈,这个我不太清楚,我现在过去问问我师父。 他经常跟街道办的领导打交道,说不定知道呢。” 贾张氏那是一刻都等不了了,赶紧催着贾东旭:“那你快去问问,要是真能帮忙找人,我也去政府那儿备个案,好把你舅舅给找回来。” 贾家一直人丁单薄。在这北平城里,孤儿寡母的,也没个亲朋好友照应,老贾走后,可没少受气。 房子都差点让人给占了。 要不是老娘厉害,估计两母子现在都没地儿待了。 现在多了个舅舅,贾东旭就盼着能赶紧找到他。 老话说得好,娘亲舅大。 要是能找到舅舅,以后就有个依靠了。 说不定还能摆脱易中海的控制呢。 贾东旭乐颠颠地跑到易中海家,迫不及待地问道: “师傅,现在政府能不能帮忙找亲人啊?是解放前失散的那种。政府能给找回来不?” 易中海想了想,对贾东旭说:“我好像听人说过有这么个事儿。前门大街那边好像帮着找回来过。" "咱们厂钳工三车间的曲大麻子他二叔,去年不也联系上了嘛。听说还是个干部呢。最近曲大麻子可神气了!" "你们家啥时候走散过人啊?你爷爷就你爹一个儿子。然后你爹生了你,你们贾家三代单传。走失了谁?你爹在外面有小老婆?” 贾东旭急了:“我们贾家三代单传那是没错。我爹在外面可没有小老婆。 师傅,您可别乱讲啊!是我妈妈的亲弟弟走散了。我还有个亲舅舅呢!” 易中海这才明白过来。 “哦,这样啊,那得去派出所备个案。 只要人还活着,迟早能找着。 不过,以前咋没听你说过呢?今天咋突然提起这事儿了?” 易中海的掌控欲很强。 总感觉这不是好事,要是贾家找到个亲人。 那还是现在的贾家吗?易中海脸色有些凝重。 贾东旭现在只想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妈,也没注意易中海的表情变化。 "师父,那我就先回去了。我得去跟我妈说一声。"说完急匆匆的就走了 "妈~妈~师父说可以去派出所备案。 政府是真能帮我们找亲人,师父还知道好几户人家都找着了。" 贾东旭人还没进屋,就迫不及待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贾张氏。 贾张氏得到确切的答案,赶忙对贾东旭说:“东旭啊,你快陪妈去趟派出所,咱先去备个案。” “妈,今天是星期天,派出所只有值班的,其他人不上班呢。咱明天再去吧。”贾东旭其实也挺激动的,不过星期天确实没法办。 接着,他安慰贾张氏:“妈,不差这一天,既然能找,咱明天一大早就过去。再说找人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找到的,备了案还得等人家的消息呢。” 贾张氏听贾东旭说完,也没了办法。 第二天一大早,贾张氏居然起了个大早:“东旭,陪妈去趟派出所,早点报案,说不定能早点找到你舅舅呢。” 贾东旭其实也起来了,他心里也一直惦记着那个素未谋面的舅舅。 “妈,我先去师傅家一趟,让他给我请个假。你先收拾收拾,等会儿咱就去派出所。” 傻柱洗漱完,正往家走。 他是厨师,一般比别人起得早一些,要去厂里准备早餐。 住单身宿舍的很多工人都是去厂里买早餐吃的。 所以傻柱有时候轮到早班,就要去厂里准备早餐。 60 年,傻柱还不是厨师班长呢,可没以后那么自由。 “东旭哥,你今天怎么起这么早啊?太阳打西边出来啦?”傻柱见东旭从家里出来,不忘调侃他一句。 “傻柱,你这张嘴呀~我哪天起得不早?今天有点事,就不跟你瞎扯了。” 贾东旭笑呵呵地对傻柱说,“我还要去师傅那里一趟,你先忙着。” "师傅,师娘早,吃着嘞?今天要带我妈去派出所备个案,关于我舅舅的事。 麻烦您到了厂里给我请个假。我可能要晚点到。" 贾东旭进到易中海家,瞧见易中海正跟一大妈在吃早餐。客气了一句直接让易中海给他请个假 "成,这是大事。你这过去也要不了一个上午,请假要扣工钱的。 我帮你跟主任说说,厂里的事你不要担心,晚点过去没关系。忙完再来,不会出什么岔子。 贾东旭也不想请假扣工资,既然师傅这么说贾东旭也是求之不得连忙:"那今天就麻烦师傅了,我尽量早点赶到厂里。"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易中海年轻那会儿就是大师傅。 经常出入八大胡同,把身体给搞坏了。 一大妈李翠莲有先天心脏病,性子也软塌塌的,本来是易中海不能生。 但是易中海对外宣称是一大妈的身体不好,没得生。 一大妈也一直以为自己不能生。 有人劝过易中海休了一大妈,另外再娶一个。 易中海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始终不肯。 这么多年易中海立下了个不离不弃,有情有义的老好人人设,给易中海带来了好名声。 这也让易中海坐稳了四合院一大爷的位置。 易中海没有自己的孩子。一直在为养老的事情烦忧。 过了30易中海就在为养老做打算。 那时候易中海就已经知道自己不能生育,开始琢磨养老人。 刚搬过来那会,聋老太太就请一大妈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所以易中海跟后面的聋老太太关系很近。 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都会去找她问问。 易中海没孩子,聋老太太也是孤寡老人两人一合计。 就找人做了个仙人跳的局,联合保定的白寡妇把傻柱的爹何大清赶出了北平城,留下傻柱当他们的养老人。 后院的聋老太太一直觉得傻柱是个完美的养老人。性子憨,好掌握,还能做一手好菜。 贾东旭娶了秦淮茹之后。 易中海的心情就活络了,贾东旭除了不会做饭,各方面都比少做要强。 再加上个勤快的秦淮茹。而且贾同旭又是自己徒弟。 用贾东旭养老的话,比傻柱要靠谱多了,毕竟照顾人的话,大小伙肯定没有小媳妇细心。 慢慢的易中海就把精力放在了贾家。 不过在技术方面易中海却对贾东旭留了一手。 他怕贾东旭学会了技术后,一家人日子过好了。 他这个师父就没那么重要了,那就不再需要他这个师父了,到时候能不能帮他养老,就两说了。 只要贾家日子过得不好,那么贾家就甩不掉他这个东旭的师傅。 所以贾东旭进厂了这么多年,一直还是2级钳工。 每个月易中海都会点棒子面给贾家,维持着两家的关系。 家有什么困难的时候易中海都会多少拿点钱出来维护他的人设。 至于傻住现在已经成为了中海养老的备胎。 因为这事,易中海跟后院的聋老太太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老太太觉得贾家的贾张氏是个不好相处的,太厉害。 要知道老贾死在厂里面,是贾张氏稳住了局面。 没有让贾家被吃绝户。他还是更看好现在无父无母的傻住。 解放前,老贾和易中海每人花了 300 个大洋,买下了中院的东西厢房。 后来啊,娄氏轧钢厂的大厨何大清花 600 个大洋买了中院两间正房和一间耳房。 接着,娄振华的司机许富贵买了后院的西厢房。 那时候,阎阜贵正在给人做账房先生呢。 因为这儿离得近,他也花了 270 个大洋买下了前院的西厢房。 解放后,聋老太太把剩下的房子全都捐给了政府,自己就留了后院的两间正房住。 那时候军委会正缺房子呢,好多人都没地方住。看到聋老太太这么支持政府工作,又没有儿女,就给她办了个五保户。 每个月,军委会都给聋老太太 5 块钱生活费呢。 南铜锣巷离红星轧钢厂挺近的,老太太捐的 95 号院就分给了红星轧钢厂。 刘海忠是红星轧钢厂的煅工大师傅,就被分到了 95 号院后院的东厢房。 其他房子呢,大部分也都陆陆续续分给了在红星轧钢厂上班的工人。 现在军委改成街道办啦,聋老太太这个五保户还是每个月在街道领 5 块钱。 老太太一般不咋出门,生活起居都是一大妈李翠莲照顾着。 偶尔啊,傻柱也会去给老太太做顿饭,让老太太改善改善伙食,打打牙祭呢! "妈,收拾好了没有?好了,我们就出发吧,早点办完。 还要赶去厂里,最近有一次升级考核,还要回厂里练习嘞。这次一定要升3级。" 棒梗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了出来:“对呀,加油哦,老爹,你是最厉害的!我可看好你啦!升了 3 级是不是就有钱买糖吃啦?”他眨巴着大眼睛,故作天真地说道。 “好嘞,升了 3 级就给你买糖吃。”贾东旭宠溺地摸了摸棒梗的头,还轻轻揉了两下。 棒梗看着奶奶和老爸马上要出发了也要跟着去。 三人出了四合院,一路来到交道口派出所。 “同志,您好,我想问一下,我妈跟我舅舅失散了 20 多年。 在这儿备个案,能帮我们找找不?”贾东旭一进派出所,就拉住一位中年民警问道。 “失散了 20 多年呀?”中年民警看了看贾张氏,说道: “老嫂子,具体情况你还记得不?是哪儿的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叫啥名儿。在哪儿走失的?有啥特征?这些越详细越好,方便我们找人。” 那时候的警察还是很亲民的,,对老百姓那叫一个亲切,可有耐心了。 因为警力不足,很多职能也没细分,基本上是谁接警谁处理。 中年警察把祖孙三人领到一张桌子边,嘴里念叨着:“别站着啦,快坐快坐快坐。” 一边说,一边从抽屉里掏出一本印着“为人民服务”的黄色小本本,准备开始记录。 见三人坐下,他才开口问道:“老嫂子,您把情况讲讲,我记一下哈。” 贾张氏这会儿心情也平复了,慢悠悠地讲了起来。 “我们家是平谷县张家村的,32 年的时候,有一批小本子跑到咱们庄家村又烧又杀又抢的。 当时全村死了好多人呢。我和弟弟被我爹藏在井里才逃出来,房子也给烧没了。 本来想着去河北投奔我姥爷,走到廊坊的时候,到处都在抓壮丁。就这么着,我跟弟弟走散了。” 说到这儿,贾张氏的声音有点发颤,好像又想起了当时的情景。 中年警察赶紧安慰道:“老嫂子,您慢慢说,不着急。您弟弟叫啥名儿啊?” 贾张氏定了定神,接着说:“我弟弟叫张大彪,左边大腿外边有个胎记。 他打小就练武,长得那叫一个高大威猛。那时候我弟弟 16 岁,得有这么高。”说着,贾张氏还站起来,用手比画了一下高度,还稍稍踮了踮脚。 中年警察看着贾张氏的动作,差点就笑出声来。 “老嫂子,您这一比,得有 1 米 8 了吧。那您弟弟可真够高的呀。这要是上了战场,那也是一员猛将啊。” 贾张氏得意地说:“那可不,在咱们张家村,我弟弟可是最高的,更是打遍全村无敌手呢。” 棒梗心里头正美呢,听奶奶这么一说,嘿,十有八九这张大彪就是亮剑里的那个张大彪啊,时间、人物啥的都能对得上号。 这不就是一员猛将嘛,咱舅姥爷那可是敢拎着大刀片子去砍小本子的狠人。 “老嫂子,您说的这些我都记好啦。您还有啥要补充的不? 等会儿我就把资料给发上去。要是有消息了,我肯定第一时间通知您。您现在住哪儿呢?有消息了我们也好找您呀。” 贾张氏晃了晃脑袋说道:“我记得的就这些啦。政府啊,您可一定要帮我找到我弟弟啊。我娘家就这么一个独苗苗了。我现在住南铜锣巷 95 号院。” 中年民警记好后,对着祖孙三人说道:“好嘞,情况我们都清楚了。那你们就先回去吧,有消息我们肯定第一时间过来通知您。别太着急,人肯定能找到的。”喜欢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